齐俐:
“肯定有毒。”
“而且应该是吃了需要住院好几天、损失大量能量的那种比较严重的毒。”
“不过应该不会立即致死。”
“我的金手指肯定准,你拿去检测就知道了。”
于荼:
“我也建议拿去检测看看。”
“轻轻在食物方面的直觉真的很准。”
严烟半信半疑地把蘑菇送检。
检测结果表示,确实有毒。
然后那批毒蘑菇的问题就归严冉处理了。
到这一步,严烟对齐俐是感谢和赞叹的。
矛盾出在接下来严烟试图仔细跟齐俐探讨她的食物鉴定能力上。
讲不清楚且当时还会因为有秘密而心虚、又不太会撒谎的齐俐含混回答:
“一看就知道了呀。”
严烟直觉齐俐在糊弄她,追问:
“总有个流程吧?”
“哪怕是因果关系错乱的流程。”
“比如一个东西闻起来很臭,所以判断它不好吃。”
“你在判断一个东西有毒没毒时,前置感觉是什么?”
齐俐给出以往经常使用的说法:
“感觉就是,它会多余、大量损伤我的能量储备。”
通常大人们在听到齐俐这么说后,就会进入自行脑补状态。
并认为小孩子能说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厉害了。
即使偶尔会有大人逗齐俐说更多,那也只是不走心的“逗”。
齐俐睁大眼睛卖个萌,大人们哈哈笑一笑,就结束了。
但严烟当时是认真相信齐俐还能解释出更多。
所以严烟继续追问:
“能量储备是什么?”
齐俐:
“就是我的金手指呀。”
严烟总算领悟了齐俐不想说的本质心思,于是不满:
“敷衍我是吧?”
齐俐倔强:
“这是大实话。”
书吧内当时在场的顾客和其他员工们对于说着说着竟然说出火药味的这两位都不知道该怎么劝。
劝严烟理解包容小孩子的奇妙幻想吧,严烟是老板。
劝齐俐包容貌似这辈子都不打算从中二期毕业的大龄少女吧……谁好意思对着几岁的孩子劝出口?
只有于荼最淡定:
“适度的吵架是交流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他人问于荼:
“先不说年龄差距这么大的两个人吵起来合不合理,关键是……”
“你怎么确认那俩的吵架在‘适度’的范围内?”
于荼:
“因为没打起来。”
“也没影响她俩每顿的饭量。”
其他人顺着于荼的话头,忍不住想了想齐俐和严烟打起来会是什么场面。
首先,可以肯定严烟打不过齐俐。
齐俐即使让严烟一只手严烟也打不过。
那么,严烟打输后会不会迁怒于荼呢?
目前来看,严烟还想不到“迁怒”这么高端的玩法。
她的做法层次仅限于指着齐俐的考试卷或作业嘲笑:
“你这道题写错了!”
导致很多以前以为严烟是中二期没完没了的顾客自我反省:
“这位老板可能根本就还没进入中二期。”
“她大概还陷在小学生的幼稚逻辑中。”
“也可能是幼儿园逻辑。”
齐俐安慰严烟:
“烟阿姨,你不要自卑。”
“即使你幼稚,我也愿意带你玩的。”
严烟:
“叫姐姐。”
齐俐:
“但那样你岂不是要叫我妈妈阿姨?”
严烟:
“各论各的。”
齐俐:
“好吧。烟姐姐。”
书吧的顾客们及其他员工:
“一个还需要幼儿园小朋友哄的人……”
“确定了,严二小姐这人,顶天了也只能算是幼儿园性子。”
“真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严老板才能摸到小学生的高度。”
“至于以前我们以为的中二期,对严老板可能是下辈子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吧。”
由于齐觞公司的忙碌程度与正经程度远胜过偏爱书吧,所以齐俐去齐觞公司的时间比较少。
但就凭这少少的几次造访,便已足够让齐觞的同事们领导们下属们甚至别的公司的合作伙伴们,对齐俐印象深刻。
毕竟,能徒手扯断钢丝的小孩……
不知道是不是独一无二,反正以这些人有限的阅历,就只亲眼见过这唯一的一个。
那同样是齐俐还在读幼儿园期间发生的事情。
某一天,齐觞比较空闲,便带着女儿去了解他的工作环境。
那天,一个名叫司衷的技术人员被一个问题难住。
在司衷正满心烦躁之时,一个箱子也冒出来给她添堵。
那是一个出于安全考虑而用钢丝捆得格外结实的箱子。
司衷需要拆开它,但试了几次都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