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失去了自由出门的机会、失去了交朋友的权利,不能像在云城那样,跟伙伴在田埂上追逐打闹弹弹珠。她只是想单纯跟朋友出门跳绳,都被明令禁止。
朋友不知道在楼下站了多久,最终一脸落寞地离开。她注视着朋友离开时,三步一回头的背影,没忍住躲在被窝里痛哭了一场。
十岁的小孩压根就不能够正确判断是非善恶,但是许昭青那天对妈妈说的话,产生了抵触和怀疑。
妈妈说的究竟是对的吗?
原来一个人是否好坏,是可以单纯用学习成绩衡量的吗?
许昭青不觉得那个好朋友是妈妈口中说的“坏孩子”,她只知道,在她刚转来渝城的新学校第一天,是那个“坏孩子”主动凑了过来,塞给她一根两毛钱的话梅糖,咧着嘴冲她笑,跟她说,“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还跟她说,“我叫周思思,我们以后一起玩吧!”
让许昭青来到陌生环境里紧张而封闭的心,感到放松和温暖的。
仅仅只是一颗颗小小的话梅糖。
她也只知道,是那个“坏孩子”挥着拳头挡在她面前,帮她打走了欺负她、总喜欢扯她头发的男同学,并且帮她捡回和同学推搡时掉在地上的橡皮。
那个朋友除了成绩不好这一个缺点,其它都是优点啊,比如她很爱笑性格很好、她会画画,是班级里的文艺委员,她负责画的板报评了一等奖……
如果这还能叫“坏孩子”的话,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好孩子。
小许昭青想了很久很久,也没想明白。
以至于后来的后来,她因为自己的懦弱、不敢惹妈妈生气,把自己在渝城里交到的最好的朋友给弄丢了。
-
十岁的许昭青不会反抗。
但是并不代表十六岁的许昭青不会,她坐在后座,沉默地拆着自己手中缠绕的耳机线,实际上心里在默默地做着小计划。
那就是——
如果沈素洁问起来,刚才那个男生是谁,并且用很严厉的语气,警告她不让她以后再继续跟岑澍来往的话。
许昭青肯定不会跟以前一样点头、同意,而是用很硬气地语气跟她说,“我不会跟他断了来往的。”
只不过虽然许昭青在自己的心里已经提前打了很多遍的腹稿,但是事实上却毫无用武之地。
因为沈素洁的语气竟然是少有的温和,“刚才跟在你身旁的那个男生是谁?”
离得有点儿距离,沈素洁实在是没有看清楚男生的脸,只依稀能够看到一小个轮廓。
沈素洁什么时候居然会用如此温和的声音跟人说话?
许昭青对此有些意外,拆耳机线的动作微停,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也并不需要许昭青回答,因为沈素洁已经自己继续说了下去。
“刚才站在你身旁的小孩是叫‘岑澍’吧?”
“真是小区门口那家‘愈时便利店’,岑老板他儿子?”
“刚才只远远看了一眼,还真没能够确定呢。”
说这话的时候,沈素洁的眉眼是含笑的,语气也是十分放松的。
许昭青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头也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地缓缓落地。
她心里对沈素洁的反应,有了一些许细微的触动。
本以为沈素洁又会“发疯”,说一些什么“远离男生、影响早恋”之类的东西,没想到接受得竟然如此良好。
实在是令人意外。
或许……沈素洁她变了,跟以前不完全一样了呢?
许昭青的心情因为她这种改变变得开心起来,同她说话的时候,语气也不再是那种夹枪带棒,虽然还是控制不住染着几分疏离,但是也带着几分柔和。
她回答,“是他,他叫岑澍。”
许昭青在沈素洁面前提起“岑澍”这两个字的时候,她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呼吸都轻了。
也许是因为提起“岑澍”这两个字,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沈素洁对她身边有异性存在的时候,态度已经不再那么激烈,甚至说得上是极端。
这让她有一种久违的,自由的感觉。
只不过接下来沈素洁说的话,就像是一盆冷水直接倒灌在了许昭青的头上,自上而下,浇了个透。
也更像是她怀揣热望扑向篝火,却发现那儿只剩一堆冷灰,寒意从指尖直直渗到心底,把她对沈素洁憧憬的余温给彻底掐灭。
沈素洁一边开着车,一边笑着说:
“你就是要多跟这种成绩好的学生玩,对你来说才更有帮助。”
“别看岑澍这孩子从小就乖,今年他才刚成年吧,没两年都快要大学毕业了呢!”
“这种成绩好的就是好孩子,能跟这样的人交朋友,真的是一件对自己有帮助的事儿……”
听到这里,许昭青唇线猛地绷直。
她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因为早就已经被失望填满。
许昭青企望沈素洁能够有所变化,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一个人本性如何,三年五年甚至是更久,也很难发生变化的。
六年前,许昭青就对这种话很抵触。
现在许昭青抵触的感觉只能是不减反增,脸上又恢复了冷漠的神色,淡淡地丢下一句“我知道了”,便戴上耳机,把沈素洁的话全部挡在了耳机和音乐之外。
岑澍能被沈素洁肯定,许昭青很高兴。
许昭青身边每一位朋友能被沈素洁肯定喜欢,她都会很高兴。
但许昭青很不喜欢沈素洁的这一套评判方式,用成绩决定人品,那不管沈素洁肯定还是否定,对她来说,就一点儿都不重要了。
现在的她早就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评判法则。
初三那年,许昭青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怦然心动》,电影中朱莉喜欢布莱斯的眼睛,最初她是被布莱斯的局部——那双明亮的眼睛所吸引,但是随着剧情发展,她看到布莱斯懦弱,这让她开始重新审视对布莱斯的感情。
于是许昭青看完电影之后记住了一句话,那是朱莉爸爸跟她说的话,“一幅画的整体效果远比细节更重要”,她也由此得出的结论——「评价一个人和事,总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你要允许一个人有缺点,或许他长的丑,成绩差,家境不好,性格暴躁,嫉妒心强……但是那又怎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只要他整体上是个好人,只要不危害社会不伤害他人,只是有点儿小毛病,根本无伤大雅。
所以无论岑澍成绩是好是坏、家境是富有或贫穷,都不能够影响他是个优秀的“好孩子”。
许昭青戴着耳机,无声地瞥向窗外,看着窗户之外飞速后退的行人的绿植,执拗又肯定地想。
岑澍是好孩子,不单单因为成绩。
而她自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