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韵勾画完最后一笔,小心翼翼地将毛笔放好。
林苏叶轻声感叹:“娘亲这天赋真是让人惊叹。”
她不过给她讲述了一些设计理念和一些元素,她便能自己融会贯通,运用起来。
杜韵眉眼柔和,拉着女儿的手笑道:“快来帮娘亲看看还有哪处需要改动的吗?”
林苏叶夸赞道:“娘亲构思巧妙,画工精湛,无需再有改动了,这图纸若是被绣娘瞧见,定能做出一件独一无二的美衣来。”
“你这小嘴跟抹了蜜似的甜。”杜韵轻轻刮了下林苏叶的鼻子。
两人围着图纸,她与女儿讨论着其中细节。
林苏叶上辈子高中时文化成绩不理想,她便打算走艺考方向。
因为对设计师这行业感兴趣,她便毫不犹豫选择美术,学了整整三年,虽然最后报考学校时没走这条路,但这三年里她的确掌握了不少东西。
原本这些回忆和知识都快要抛之脑后了,结果三年前因为杜韵她才重拾起来。
杜韵原是京城商户的次女,嫁给林儒后随他来了青松县,一来就是二十年。
为林儒生下林苏叶后,她基本很少外出,也没几个手帕交。
林苏叶不止一次见到她坐在院中呆坐,三年前她在母亲寝房午休,醒来时刚好看见成嬷嬷抱了许多画册。
她随意翻看了两张,都是花草与景色,但画功却惊艳到了林苏叶,每一张图都惟妙惟肖。
恰巧朝廷赏赐的布匹送到,她便以自己想换个衣裳款型为由,撒娇让杜韵帮她将款型画出来交给绣娘缝制。
一开始杜韵也并不觉得她画出来和平时有何不同,可等到她看到绣娘按照她的画纸一针一线的原样缝制出来时,她心中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最后当她看到女儿穿着她绘制的衣裙亭亭玉立地站在她面前时,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和欣慰,这应该就是女儿经常说的成就感吧。
她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让仆人给她在书局选了许多画册回来,她也经常与林苏叶探讨画中细节。
从那之后,林苏叶看她眼睛开始明亮有神,浑身充满着动力,才算放下心来。
林苏叶与杜韵讨论了一会衣裳的细节,随后她道:“娘亲,我想先找账房支出一些银子,等之后再填补上。”
毕竟她到时收购黄豆是需要给人家结账的。
杜韵没多问,爽快道:“好,你直接去账房支取就行。”
林苏叶笑了笑:“您就不问问我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呀?不怕我乱来?”
毕竟不是小数目,林府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这一笔钱要是她拿走,府中日常开销必定会受到影响。
杜韵神情十分轻松:“只要保证你自身安全,就算乱来,也有爹娘给你撑着!”
林苏叶认真道:“谢谢娘!”
对女儿的要求,他们可谓是有求必应。
她再一次感慨,能投胎在这般家庭中,她是何等幸运!
…
两天后,春儿将黄豆坊已经置办好了,连门匾都已经做好挂上了。
有百姓路过,眼尖的发现新挂上的门匾,再一看,在门内收整的那人正是他们认识的春儿,接着一连串问道:“春儿姑娘,这‘豆坊’主要卖什么啊?豆子吗?是县衙还是你家小姐要卖?”
春儿热情回道:“大爷,咱们不卖豆子,卖豆浆豆花和豆腐这些,都是豆子做的,我家小姐说了,这林府和县衙一直以来都是不分家的,所以这即是县衙的买卖也是我家小姐的买卖,到时候您可得来捧场啊,有热乎乎的免费豆浆喝呢!”
大爷抚着胡须大笑:“好好好,这叶丫头的买卖咱们肯定捧场!”
虽然没听说过什么豆浆、豆花,但叶丫头既然开了这铺子,那他肯定要来捧捧场的。
毕竟平日里他们有什么大小问题,叶丫头可没少帮他们。
那头春儿正忙着宣传,这头林苏叶正在县衙内接见另外四位村长。
护卫们从村子里回来后第一时间就将自己探查到的情况告知了林苏叶。
果然如田沟村的情况一样,这四个村子的庄稼大多都被埋在了雪地里,他们去时村民们都是满脸愁苦。
所以当几个村长知道林苏叶召集他们到县衙时都很麻利积极地收拾好东西跟护卫进城。
“苏叶小姐,你护卫所说当真?县衙真的会高一成价来买咱们粮食?”一看到林苏叶,张立德率先站起来迫不及待地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