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她只是想吃顿火锅 > 第76章 不愁吃不愁穿

第76章 不愁吃不愁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苏叶轻轻抿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婉又自信的微笑,声音轻柔却清晰地说道:“我们这家酒楼后厨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后厨的厨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参加专门的厨艺培训课程,在那里,她们会学到新的菜品做法和烹饪技巧,而且,我们所用的食材都是直接与周边的农户采购的,这样一来,端上客人餐桌的每一道菜,都是带着田间地头的新鲜气息,口感自然也是绝佳的。”

徐向松听到“厨娘”二字时,不禁轻轻挑了挑眉,眼中满是惊讶之色,重复道:“厨娘?居然是女的?”

在他过往的认知里,自己行走于各个城市,在外面所碰到的酒楼大厨清一色都是男子。

在那些酒楼里,女子大多只是在后厨的角落里,默默地洗洗菜、刷刷锅碗,做些打下手的粗活,根本没有机会站在灶台前掌勺做菜。

林苏叶神色十分自然,眼神坚定且明亮,她双手交叠放在身前,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在我们这酒楼里,厨子是不分男女的,厨艺这门手艺,可不会因为性别而有高低之分,在我们这儿,谁的手艺好,谁就有资格主厨,我们看的是真本事,而不是性别。”

她微微偏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回忆,接着说道:“我也招了不少男子来后厨帮忙,他们大多擅长做面活,像拉面、擀面皮这些,都做得十分出色,不过在炒菜方面,火候和调料的把握还需要多练练,还得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行。”

饭饱喝足后,两人继续在城中闲逛,一直到午时才回到林府。

此时林儒也睡醒了,他揉着有些酸痛的肩膀道:“怎么样?”

徐向松一脸满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他拍了拍林儒的肩膀,说道:“老林啊,咱们日后可能要长期打交道了,我可是充满了期待啊!”

一旁的林苏叶轻笑着,她解释道:“徐世伯想着将青松县与他管辖的江南一带联系起来,实现互通互利,达到共赢的局面,咱们青松县有独特的物产和资源,而江南地区商业繁荣、交通便利,要是两者结合起来,那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林儒听后,不由得朗笑起来,那笑声爽朗而豪迈:“如此自然是极好的!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咱们青松县一直盼着能有这样的发展契机,要是能和江南互通有无,咱们县的百姓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徐向松看着林儒,突然指着他调侃起来:“老林啊,年前你在朝堂上可太过谦逊了,当时各位同僚都觉得你青松县穷酸不堪,就连圣上都不忍心质问你,你看看,现在青松县发展得这么好,我看你事后怎么向大家交代啊。”

林儒的笑容顿时滞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他便强撑着,故作轻松地说道:“这有啥交代不交代的,比起京城和你们江南那些繁华的地方,我青松县的确穷苦。不过咱们县的百姓们都有奇思妙想,大家齐心协力才慢慢有了现在的改变。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能有啥好说的!”

徐向松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却满是理解与欣赏:“行了,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太低调了,不过我知道你心里对青松县的发展肯定有自己的规划,这次咱们合作,我相信青松县肯定能更上一层楼。”说罢,他拱了拱手,脸上带着几分急切又满是期待的神情,真诚地说道:“此次青松县之行,于我而言那真是受益匪浅,我需要立马回江南,紧锣密鼓地安排合作事宜,就不多留了。”

林儒皱眉,关切到:“这么着急?怎不多留几日?”

徐向松缓缓摸着胡须,目光中满是感慨与决心,语重心长地说道:“今日在这青松县走了一遭,对比之下才惊觉,我那江南之地的百姓的确贫富差距太大,富者高楼林立、酒池肉林,贫者食不果腹、居无定所,若能赶紧像你们城内一样,让百姓都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那我也不枉为官一世,能在这为官之路上留下些实实在在的功绩。”

林苏叶一脸认真,眼神坚定而明亮,她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咱们两城共同携手,一定可以,江南与青松县各有优势,只要我们取长补短、相互扶持,必能开创出一片繁荣的新局面,等世伯下次来,水泥路应当已经全部铺好,到时候我带世伯去各村走一走,您会看到那焕然一新的景象。”

徐向松爽朗地大笑起来,毫不犹豫地爽快应道:“好!我就等着下次再来,看看这青松县的新模样,也盼着咱们两城合作能早日结出丰硕的果实。”

送徐向松走后,城内也飘起了小雪,林儒与林苏叶并排站在街旁,雪花缓缓落在他们的肩头、发梢。

他们静静地看着城内景象,林儒看着眼前这熟悉又陌生的县城,心中满是感慨,他轻轻拍了拍林苏叶的肩膀,说道:“叶儿,这一年你辛苦了。”

他没想到他不过出去一年多时间,城中居然改头换面,曾经狭窄泥泞的街道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曾经破旧不堪的房屋变成了整齐漂亮的新建筑,曾经满脸愁容的百姓如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林苏叶的努力和付出。

林苏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眼中闪烁着欣慰与自豪的光芒,轻声说道:“爹,我终于做到了。”

林儒伸出宽厚而温暖的大手,轻轻揉了揉女儿那如瀑布般柔顺的头发,他的眼神渐渐变得悠远而深邃,思绪不自觉地回想起女儿八岁那个冬日。

那一天,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割着人的脸,整个青松县都被一层厚厚的寒意笼罩着。

林儒带着女儿来到了城门处施粥,城门外早已聚集了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百姓。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疲惫和对生活的无奈,在那冰冷的城墙角落,百姓们穿着破破烂烂的麻衣,紧紧地蜷缩在一起,仿佛这样就能抵御一些刺骨的寒冷。

林苏叶站在林儒身旁,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又怜悯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只见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一碗毫无味道的白粥,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们有的嘴唇干裂,却舍不得大口喝下去,只是轻轻抿一小口,那满足的神情仿佛这口粥能驱散所有的寒冷;有的则是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大口,滚烫的粥顺着喉咙流下,让他们忍不住打个哆嗦,但脸上却满是珍惜。

林苏叶看着这一幕,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一脸坚定地抬起头,对林儒说道:“爹,青松县有一日一定能让百姓不愁吃不愁穿,有遮风避雨之地,脸上不再是一脸愁苦和对未来的麻木。”

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这寒冷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林儒当时看着女儿那稚嫩却又充满决心的脸庞,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欣慰的是女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怀天下苍生的胸怀,感慨的是这看似简单的愿望,在这乱世之中,想要实现又谈何容易。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几年过去了。

如今的青松县早已焕然一新,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百姓们穿着整洁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县城里还新建了许多房屋,让每一个百姓都有了温暖的家。

林儒回过神来,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儿,眼中满是骄傲和欣慰。

他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轻声道:“是啊,你已经做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