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分手季,不是毫无道理的。
两个原本互相喜欢的人,会因为彼此学校,未来规划的不同,而选择分开。
她不是不相信他,她只是太不确定。
也明白,一切事情的走向,都不一定按照想象中美好的轨道发展。
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周晏如要选择什么,她不会阻止,只是顺其自然。
他是他,属于他自己。
与之相对的,她一定会用力珍惜当下所有的瞬间。
因为人能够确定把握的东西实在太少,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曾经笃信的一切都化为灰飞。
......
周晏如是个情绪浓重且格外理想化的人,这点与孟阮格外不同。孟阮认为,她只是简单道出事实规律,周晏如却不这么觉得。
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互相喜欢的两个人就应该在一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而不是,在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悲观的觉得两个人会走得不远。
如果不是不够信任他,不够信任他们之间的感情,她怎么会这么想?
周晏如感到有一种挫败感,从心底冒上来,犹如寒气一般,把他整个人冻得彻底。
他扯了扯唇,低嘲,问:“孟阮,你是不是,也没那么喜欢我。”
孟阮慌了,不知道为什么,泪水一下就涌了出来,她喉咙艰涩,说,“喜欢的。”
“如果你真的像我喜欢你那样喜欢我,又怎么潜意识就是觉得我们要分开?”周晏如近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的,他的腮颊紧紧鼓起,额角隐隐约约暴起青筋,他停顿了一会儿,压抑着内心的情绪,最后轻轻的说了句,“我就从来不会这样想。”
他说得那样轻,却如同一道惊雷,劈开孟阮的神经,带来一阵阵钻心的痛楚。
她怎么会那样想呢?这对周晏如来说,又是多大的伤害。
她就像是躲在黑屋子里的人,看着别人热闹的生活,却永远不敢出门,害怕灼热的阳光将她刺伤。屋前的人来来往往,来了又散。她习惯这样的节奏,可又幻想着,能不能也有那样一个人会出现,牵起自己的手走向人群,为她驱散那点黑暗中的孤独。
终于有一天,有人停下来,愿意陪着她。
可她又难以自控地想,他只是暂时驻足,不会长久的陪着她。
那天的孟阮,深刻感到,自己好像做错了一件事情。
她伤害了一个人。
难以磨灭的。
两个人也不算吵架,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能够轻松的玩笑。五四表演过后,高考犹如一座大山,矗立在每一个的心头。
来不及整理现实的情绪,每一科老师都语重心长、苦口婆娑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六月高考,学长学姐毕业之后,他们就是下一届的高三。
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下课之后打闹玩笑,放学回家打游戏,而是要,把全部、所有的心思都放到高考上面。
无论是喜欢的人,还是朋友,家人.....都要排在后面,高考优先。
每一年都会有不少因为受不了重压出现心理问题的高三生,而现在,高三还没开始,周晏如已经感觉身在其中了。
每一次成绩下来,按照惯例,他会给孟阮发一份成绩照片,而孟阮也会发给他一份。
如果说高一时候两人的成绩差距并不明显,那么高二快结束,两人的成绩已经拉开很大差距了。
看着孟阮发过来的成绩条,周晏如沉默的盯了好一会儿,迟迟没有把自己的成绩发过去。
他按灭了手机,打开书桌上的台灯,翻开习题册,再度刷起题来。
周晏如眉眼低垂,周身气压低沉。
他总是不断回想孟阮白天所说的话。
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差劲了,她会觉得,有一天,自己会追不上她,到时候,两人也是分手的结局。
当时的他言之凿凿,觉得爱能抵万难,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也忽略了,孟阮自身的不安全感。
是他的错。
他应该变得更好点,努力追上她的脚步,和她考上一个大学。
他不信,他们的毕业季会是分开的结局。
想通之后,周晏如仿若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不再关注那些莫名的情绪,好好提升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孟阮以为周晏如在生她的气,因为第二天早上,他并未和她同路。他起得很早,六点半都已经到教室了。
她到的稍微晚了点,六点五十,班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周晏如在很认真的写卷子,教室里人进进出出的声音,也没干扰他半分。
她隐约感觉周晏如哪里不一样了,可又说不出来。
坐回位置,她本想去接水,抬起杯子,是重的,里面已经装满了水。
还比较热。
一旁李相宜注意到她的动作,告诉她:“是周晏如帮你接的,他来得还挺早,一早就帮你接水。”
孟阮哦了一声,余光瞥向周晏如的位置,见他毫无所觉,依旧埋着头。她不动声色的弯了下唇。
他也没有跟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