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陡然暗了下来,天上乌云积聚。忽然“轰隆”一声,雷声未平,雨已落下。
街上行人匆匆,在街边摆摊的小贩们慌忙收摊之后,跑到屋檐下避雨。
这雨说下就下,让人猝不及防。
雨势不小,落在瓦片上积聚成一股股小水流,从屋檐边落下,形成一道水帘。
厢房内有些暗,在外头喧闹的衬托之下,厢房内的沉默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良久,楼相才开口,“五公主志在何处?”
一道闪电亮起,照亮了室内,紧随而来的是“轰隆隆”的雷声。
李青宛拿着一杯酒起身,她站在窗边看着底下行色匆匆的人们,“本宫之志,在皇位,在统一天下,更在开创盛世。”
她转身看向楼相,高举着酒杯。逆着光,让人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却仍旧耀眼得让人不可忽视,“不知楼相可愿见证,本宫能否成为这千古女帝?”
李青宛说的话,楼相在理智上是觉得狂妄的,历史上千古一帝本就少,更何况还是女帝。如果换个人,他肯定会嗤之以鼻,但这话是李青宛说的,却莫名让人觉得信服。
好像她真的能排除万难站在无人企及的高度,供天下人仰望,名垂后世。
楼相并未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他只是也站起来敬了李青宛一杯酒,“那便先让臣看看,公主是怎样除掉太子的。”
李青宛挑眉轻笑,一饮而尽杯中之酒,“好。”
聪明人对话,很多话不需要挑明对方就知道了。
这算是楼相给李青宛的一个考验,若她能扳倒太子,那他就会加入李青宛的阵营全力辅助她登上皇位,不再想着辅佐六皇子了。
事情的发展确实如李青宛预料的那样,李复只重点处理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官,其他涉案人员只让他们交出所贪的银两,外加罚了几年俸禄。
太子没被牵涉其中,依旧是他底下的人认下了罪。
他在朝堂上被狠狠地斥责了一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骂管不好底下的人,并且严惩了他底下的人。
众人懂得都懂,皇上虽然生气,但到底是父子,没打算放弃太子这个储君。
但太子本人似乎并不这么想,只觉得自己是被自己的父皇厌弃了,内心有些恐慌。
再加上,他听说皇上收到了一些底下大臣废太子的奏折,这让他更加恐慌了。
与此同时,他对威胁他地位的六皇弟有了杀心。
抄了几个贪官的家,倒是的确让亏空的国库充盈起来了。
魏少华虽然很不满这种处理方式,中途也据理力争过,但最后他只能妥协。
几个犯人都揽下了其他罪责,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魏少华痛恨这样的官场,这样的皇上,可他没有办法改变。
此案了结之后,魏少华便告假了一段时间,就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
楼相去看了好几次,一点儿没有好转,似乎是摆烂了,大理寺的案子也不去把关了。
李青宛还去看望了两次,看得出来魏大人似乎是对官场有点绝望,不过见李青宛去还是非常给面子的。
“魏大人想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官场吗?”李青宛也不说什么客套话,直接开门见山。
魏少华很意外,他薅了一把这些天来没有打理的潦草胡须,“公主的意思是……”
“本宫知道,魏大人大约是厌倦了这样的官场,但为百姓做事却又只有在官场上待着才能做更多的事。因此,就算魏大人再不喜欢这样的官场,还是会留下来,只不过有时候看到自己无力改变也是会挫败的。魏大人,本宫说的对吗?”
魏少华叹了口气,表情有些无奈,“公主说的对,唯一能改变官场风气的只有皇上,可皇上显然没有改变的想法。”
“从前,臣还寄希望于太子,希望太子将来坐上那个位置的时候能有所改变。可臣如今也看清了太子的秉性,更觉无法改变。”
李青宛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便换一个能改变的人坐上皇位,不就行了?”
杯盏摔在地上,随着声响碎得四分五裂,倾洒的茶水打湿了地面,湿润的茶叶上还沾着微小的碎瓷。
魏少华惊得眼睛都瞪大了,能完整地看清整个眼瞳,完全暴露出来。
他缓了一会儿才警惕地左右看看,低声道,“公主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被有心人听见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李青宛只是清淡地笑了笑,淡定地说着让人坐立不安的话,“若本宫说的这人是本宫自己呢?”
魏少华惊得呆愣当场,心中还在惊骇,但脑子已经不受控地想:五公主抛开是个女子以外,无论是品性还是能力,似乎更适合成为储君。
这次魏少华更是惊得立刻起身,看了看四周,还好没人。
“殿下这话可还跟其他人说过?”
李青宛:“魏大人的老师,楼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