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一把拽住了她:“别挣扎了别去闹,给父母一点面子吧,也给自己留一份体面。再说向家的条件真的很不错,向绍清对你更是没话可说。”
小美蹲在地上欲哭无泪,这天还是来了,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向家父母一看小美如此漂亮,面容饱满,标准的福相。特别是那对酒窝看着就喜人,难怪向绍清三天两头往这跑。
双方谈得很是愉快,彩礼都谈好了。张家父母倒是没有狮子大开口,只要当地的最高标准2万元,而且说着该给小美的金银首饰必须给齐就行了。
对于向家来说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向绍清有些着急。父母知道儿子的意思,他们自己也为了不生变数,提出可以给3万礼金,希望挑个日子早些订婚。
大师拿着他们的生辰八字,看来看去,最后定了个九月初九。刚好还有一个来月准备时间,大家都欢欢喜喜。
小美回家后,直接上楼去房间了。她实在是不想去餐厅了,那里的氛围实在融不得她。
向绍清去房间问候了一声,小美双眼无神,躺着一动不动,只说了句不舒服。
小美中饭也没吃,抱着沙漏思来想去,想了很多很多。最后发现都是白想,其实一点用都没,然后就迷迷糊糊了。
醒来时发现静悄悄的,人已经走了。小美下来去厨房扒了一碗饭,她现在可不想倒下。
父母一脸喜滋滋地进来了,看见小美,又苦口婆心地教训了一顿。小美低着头默默吃饭,什么都不想说,因为说什么都没用。
母亲看着她那颓靡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你看看你这不争气的样,反正事情已经定了。下月初九订婚,自己准备准备,别给我惹事。”
小美愣住了,嘴里含着饭,睁大着眼睛一动不动。父亲有些不忍,便把母亲叫走了:“你别说了,干活去。给孩子点时间缓和缓和。”
父母走后,小美眼睛开始像倒水。她一边使劲往嘴里塞饭,一边用袖子胡乱地擦着眼泪和鼻涕,却一直没有哭出声。
小美也开始变得沉默了,她不哭不闹不笑,该干活干活。然后就躺在床上抱着沙漏发愣,时常都是过了凌晨才能入睡。
小美也没去找于浩洋了,她好像理亏。说不清楚了,再也没有脸了。
不知不觉就到中秋了,中秋是个热闹而喜庆的节日。张家每年连着两天都是轮流请客。小美家上午请客之后,她便留在家里,她现在哪也不去了。
父母看着她这段时间无比乖巧,便也随她了。父亲交代小美晚上别忘了去祠堂上供点灯。
傍晚时分小美热好饭菜,取了一些食物用托盘托着去了祠堂,里面空荡荡的。微光从天井射下来,供台上几只残烛发着微弱的光,摇摇欲坠。
小美把供品放在供桌上,随后在旁边抓了一把线香对着蜡烛点燃。接着吹了一口气,一股烟雾升起,瞬间全部点燃,一股浓郁的线香味袭来。
小美把香插在了竹筒里,随后又点燃了两支大红烛,最后对着神台作揖。小美转身抬头望了望有些破败的祠堂,又低头看到散落满地的红色鞭炮碎纸屑。
小美发愣,她本是不迷信的。但此时她虔诚地祈祷:此生不奢望大富大贵,只愿与所爱之人一生平稳。
小美抬起头看着摇曳的烛光又有些气恼,现在好像说什么都没用了。就如这供桌上的烟雾般渺渺茫茫。
于浩洋干活回来经过祠堂时,朦胧的夜色中看到里面好像有个人影。他没看清,有点疑惑,于是又返回去。
于浩洋一看发现是小美,他愣了下,转身就走。小美已经看到他了:“浩洋。”
他们已经大半个月都没好好看过对方一眼了,更不用说别的了。小美走了过去看着于浩洋,还是那副沧桑的样子,小美好难受。
于浩洋看着小美的眼睛都无光了,人也瘦了一圈。他垂下头狠了狠心:“米儿,该说再见了吧。”
小美一听心里一阵剧痛,差点失了神。她深知“再见”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
小美又明白过来,事实确是如此,他抬起头眼含水光地看着于浩洋神神叨叨:“你都知道了,我……”
看着于浩洋不言语,小美又低下头自言自语:“怎么会不知道呢,十里八村都知道了,都等着喝喜酒了,对。”
于浩洋转身就走,小美眼泪夺眶而出,她扑了上去。这是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自己的人,她接受不了“再见”这两个字。
小美紧紧地搂着于浩洋,泪流不止。恨不能挂在他身上,再也不分开。她一遍一遍地哭着喊着浩洋的名字。
于浩洋闭上眼睛深深呼了一口气低声道:“米儿,别哭了。是我对不起你,我娶不了你,找一个好的人家有什么不好呢。”
于浩洋说完就开始把小美从他身上扯下来,扯下来小美又缠上去。于浩洋用力一扯,转身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