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请君入瓮城 > 第39章 第七章 心中事(6)

第39章 第七章 心中事(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每年台风季,守一线值班也算是常规工作,只是今年的条件更差、情况更恶劣。

值守的时间过得尤其慢,他断断续续从不同人口中得知了外面的情况,文物的、人员安置的……

寻思的名字偶尔出现,归纳在“煦风在临团队”这个群体里,渺小而不起眼。

待到九曲桥的铁栏杆再一次重见天日,钱暄像上都隐约有了苔痕。

慎知还跟着运送文物的车队重新回到老馆,才刚下车,就被文保所的人拽住。

“慎馆,您这边能不能派人跟我们去巾山那边看看?”

慎知还愣了下:“是小文峰塔出事了?”

巾山就在城门边,山上一共四座古塔,大文峰塔、南山殿塔与千佛塔均有修缮,也都进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只有小文峰塔虽然倾斜严重,但因为担心落架大修失去文物原真性而一直搁置着。

屋漏偏逢连夜雨,纵然因为台风季有所加固预防,却还是没能躲过这次天灾。

霍树声上了山死活不下来,蹲塔边一直掉眼泪,工作人员怕出危险,这才找人帮忙劝说。

慎知还犹豫着往馆内瞥了一眼,并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抬腿上了去往巾山的车。

这次老城损失严重,街边的民房几乎都被淹了一轮,路边全是忙碌着清扫淤积和消毒的志愿者与工作人员。

他有一瞬间的恍惚,先祖的手札笔记再一次在眼前晃过。

现在的瓮城是不会阻拦不住这样的洪水的,洪水攻破的是民国期间被凿开的小城门。瓮城的设计对交通来说,毕竟不够方便,小城门不仅方便了通商经营,也确实给居民带来了便利。但于的城墙完整性和功能性来说,却是一大憾事。

哪一件不可移动文物的身上,没有类似的矛盾与冲撞呢?

巾山不过百余米高,状如帢帻,早年大小文峰塔相对峙立,被百姓合称为巾山双塔。如今双塔少了一座,显得尤其孤寂零落。[ 小文峰塔:文中小文峰塔倒塌情节为作者杜撰,现实中小文峰塔因塔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塔体倾斜严重,不得不于1989年抢救性落架大修,失去文物原真性,没能归入国家级文保单位。]

霍树声确实还在小文峰塔附近,眼眶有点红,人倒是挺冷静的:“你们馆里不忙?还有空来我这儿?”

实心的砖木塔只留了残骸,砖石碎片散落一地,只塔基和加固用的架子还突兀地耸立着。

“器皿类的几乎都没事,受损的那部分书画卷轴得技术专家过来帮忙,”慎知还挨着他坐了下来,“毕竟都是老家伙了,哪里能每次都安然无恙。”

霍树声叹了口气,“这塔……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做什么新修缮方案——哪怕复原得不够好,总比现在这样强。”

“你要是能料到,就成神仙了。”

霍树声还是叹气,跟看孩子似的不错眼睛地看着残塔。

今天难得放了晴,阳光从稀疏的树叶间落下了,照得整座山都亮堂堂的。

两人在小塔附近检查了一轮,又沿着山麓去看了其他几座塔。

大文峰塔修缮完不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南山殿塔依旧伫立南山殿前,纪年铭文砖一如既往;千佛塔层层叠叠的佛龛上神佛端坐,也并没有什么差池。

回去的车上,黄主任来了电话:“接下来咱们得忙着灾后重建,煦风那边也担心几位设计老师的安全……您看,二期文创项目是不是往后延一延?”

慎知还“嗯”了一声,黄主任便接着道:“那我就让人给他们订票了,下午送去车站。”

“这么……”慎知还吞下“急”字,勉勉强强从齿缝里漏出一个“好”字。

他挂了电话,有些茫然地看向窗外。

到处都是待清理的淤泥和垃圾,不时有疲惫的居民和志愿者经过。

人很多,车却很少——大部分都在这场洪灾里被泡坏了。

慎知还也是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的车也停在城外的停车场——这下好了,连送行都办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