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她放下碗,跑进了厨房,过了一会就见她小心翼翼地一手握一个鸡蛋走出来,塞到顾宛央手里说道:“这是自家老母鸡下的蛋,你拿着。”
顾宛央多少了解张婶的性格,如果不收的话,她这碗汤是吃得不安心的了,以物易物在这个年代经常发生。
“太好了,我正好缺鸡蛋呢。”顾宛央发自内心地说道,明天早上的香椿饼正好需要加鸡蛋。
张婶见顾宛央收下了,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端起汤碗对两个儿子说道:“走,吃饭去。”
馍馍热起来很快,张婶母子三人一人分到一小碗汤,大丰和小丰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小丰端起汤碗就美美地喝了一大口,大丰则是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
两兄弟长相酷似的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表情,小丰接着就狠狠咬了一口馍馍,然后迫不及待地又喝了一口汤,连带着豆腐和香椿一起扒拉进了嘴里,腮帮子鼓鼓的,完全沉浸在美食之中。
大丰到底比小丰大两岁,吃起东西来也没有小丰那么粗犷,但也是一口馍馍一口汤吃得不亦乐乎,期间还不忘抬头对在一旁收拾东西的顾宛央感激一笑。
张婶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香,脸上不由露出微笑,这几天为了省时间,都是拿干馍馍对付几口,自己可以忍受,但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确实熬不住,明天得挤时间炒几个菜了。
张婶一边想着一边拿起汤勺舀了一口汤吃下去,她不由地眼睛也瞪大了,这个味道好特别啊,但她好喜欢,一口上瘾的感觉。
她不由地仔细看了看碗里的汤,雪白的豆腐、淡黄的鸡蛋、绿色的香椿,颜色真是好看,她好奇地舀起香椿单独吃进嘴里,咦,这个不起眼的菜居然口感脆嫩香气四溢,越嚼越香。
张婶拿着馍馍在汤碗里蘸了蘸咬一口,哎呀,这简直是绝配,原本干硬的馍馍被汤汁一浸泡,变得又软又鲜,嘴巴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丰吃饭没有小丰那么专注,他看到张婶用馍馍蘸汤吃,也不由地学了起来,他一口吃下去对着张婶连连点头,果然这样更好吃呢。
顾宛央收拾好厨房的锅碗瓢盆走进厅堂,看到三个人的汤碗干干净净,跟没盛过东西一样,一看就是舔过一遍的。
张婶注意到顾宛央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香椿,是香椿吧?这香椿豆腐羹真的好吃,我们都吃完了。”
“好吃就好呀,我怕你们不喜欢呢。”顾宛央笑着说道,作为厨师,别人把自己做的东西吃光光,是最令人开心的。
“喜欢喜欢,有时间教教我怎么做可以吗?这俩孩子都爱吃呢。”张婶恳求地问道。
“当然可以。”顾宛央说道,这个汤做起来非常简单,食材也比较容易获得,张婶一家是从北方来的,喜欢吃面食,馍馍就着汤吃再合适不过了。
正说着话,桂花婶一家也回来了,小桃鼻子很灵,立刻闻到了空气中残余的香味,她抱着顾宛央的手臂摇了又摇地问道:“宛央姐,你是不是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好香啊。”
桂花婶一把扯过小桃,训道:“这么没规矩,别摇你宛央姐。”
“桂花婶,没事。”顾宛央知道小桃直接爽快从不内耗,桂花婶经常骂她,也半点不影响她的活泼开朗,说真的她还挺喜欢小桃这样的性格。
“宛央做的香椿豆腐羹,刚刚我们给吃完了,我正说让宛央教我做呢。”张婶上前一步说道。
桂花婶一听,急忙开口说道:“那也教教我呗,省的我这不省心的闺女闹腾。”
顾宛央微笑着,看样子桂花婶虽然对小桃骂归骂,心里还是在意这个女儿的,于是开口说道:“没问题,这个羹汤做起来也很简单的,等你们有空了备好食材喊我就行。”
小桃见今天是没得吃了,不过好在还有希望能吃到,于是开心地边往厨房跑边说道:“娘,我去烧火做饭。”
“这哪像个姑娘,跟个皮猴子似的。”桂花婶看着蹦跳着窜进厨房的小桃,叹气道。
“我看小桃就很不错,又能干性格又好,我要是有这样一个女儿就好了。”张婶没有女儿,眼里满是羡慕。
“你喜欢啊,那送你做女儿得了,我巴不得赶紧把她送走。”桂花婶一脸嫌弃地说道。
九婆婆开口了:“桂花啊,你别嘴硬,你哪里舍得这闺女,我们一路从西边讨饭过来,多少次都快饿死了,你都不肯把小桃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硬是撑着来到了这里,还好朝廷不亏待咱们这些流民,总算是安了家有口饭吃。”
顾宛央不由地看向桂花婶,只见桂花婶皱着眉头辩解:“我哪里不肯了,那得有人买才行啊,这丫头皮猴子样子,谁敢要她。”
九婆婆摇头笑着对张婶和顾宛央说道:“嘴硬。”
“我去厨房看看,一眼不看,这丫头估计能把厨房烧了。”桂花婶说完,转身就进了厨房。
顾宛央能看出来桂花婶是刀子嘴豆腐心,自己的女儿自己疼没毛病,顾宛央在现代母亲去世的早,而原主的父母也去世的早,她内心深处渴望的母爱被唤醒,心里不由地羡慕起小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