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稳步开拍之后就偃旗息鼓了,大部分粉丝一看到自家正主的行程表心里也都有了数,不再被这些假消息钓的满场跑。
然而一个董之烊出事了,空出来的就是《殉道者》的一个角色。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部好剧,一部有成绩的可以巩固地位、没成绩的可以一剧飞升的好饼!
有些对正主没正确认识的粉丝已经开始畅想起飞升之后的场景了。
营销号更是揪准时机,铆足了劲天天发不重样的消息:今天是某著名背景能人选上樊春,明天是顶流自降番位演男四,后天是演技派凭实力获得导演欣赏……
理智粉已经呼吁大家不要再被营销号牵着跑,无实锤的假逼咱不吹——然而粉圈一派浮躁的气氛里,即使明面上各家都说等石锤,可私底下依旧讨论声不断,营销号放出来的假消息点击率居高不下。
而把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闻疏清正坐在等候房间里,前边是著名资源咖百恣,资源咖左边是星二代丛笙,资源咖右边是演技派南巡。
闻疏清走进来那一刻就决定远离风暴中心——很显然那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甚至都是乐于主动出击的人。
百恣:“前几天我和张导一起吃了顿饭,张导还夸我年纪小但懂得多,超级适合樊春这个角色呢。”
鉴定完毕,傻的。闻疏清在内心腹诽,把这种事儿拿到台面上来说难道光彩吗?这屋子里坐着那么多人又不全是软柿子,但凡来个嘴巴大的马上这消息就会传出去了。
这不是直接把把柄往竞争对手手上递吗?
丛笙冷笑一声,颇有几分清高味道地说:“这些天我爸也天天在家指导我演技,之前柳导还说过最对他镜头审美的人就是我爸,我爸指导出来的演技肯定也符合柳导的审美!”
句句不离我爸的星二代。闻疏清确认。
最后一位演技派南巡,也是大众期望值最高、粉丝声势最大的硬汉型演员,拿过无数奖在演技上也有保障。
或许是这份认知让他多了些倨傲,看着百恣和丛笙两个势头很猛的晚辈都不上心:“我的演技可是被柳导亲口肯定过的,乔编剧之前还说我特别符合他笔下的樊春气质。”
闻疏清……闻疏清觉得自己胸口中了一箭。边想着,他又翻过一页剧本,薄薄的几页纸在这几天时间里被他翻过无数遍,上边还做了清晰的笔记。
无论其他人之间的火药味多浓,都烧不到闻疏清身上来。
没有别的原因,因为他的竞争力放在这么一群人里实在太弱小了。
演员的演技看作品这句话其实并不准确,或者说难以适应大多环境——真正能证明演员演技的其实是奖项。
在这一点上,在座的几个演员里都没人能比得上南巡。虽然这人的奖项颇有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意思,但依旧是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而看背景,百恣和丛笙这两个一个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少爷,一个是出了名的星二代。
其他演员暗暗对视,非常默契地略过了闻疏清。
闻疏清在这一群人里无疑是看起来竞争力最弱的,人很难抵抗住先入为主的想法,《殉道者》作为一部集合了打戏、木仓战的电影,虽然文戏也占据了相当长的篇幅,但无疑还是肌肉贲发的人在这种作品里占据上风。
这种想法不仅仅是编剧有,其他演员也有这种刻板印象。
纵观全场的演员,无一不是这种类型的——除了闻疏清。
闻疏清平静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没有多说一个字。直到从房间里出来的一个演员垂头丧气地走到他面前,难免沮丧地说:“喏,下一个是你了。”
闻疏清站起身,收好剧本。一路上几乎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不少人草草让过过道位置就忙不迭拉住那个演员:“欸,里面是怎么样的?”
“柳导怎么说的?严格吗?”
那个演员的神色古怪,嘴唇蠕动了两下就紧紧闭上了,再问也只吐出几个字:“轮到你们的时候就知道了。”
闻疏清推开门。
在外面仅仅因为认识就可以当做吹嘘资本的柳导,柳哲春此时正端坐在中心位,几乎不留痕迹地打量过闻疏清全身之后,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原先在电话里直言闻疏清不合适的乔编剧难得坐直了身子,理了理手头的纸张。
副导演显然是充当了“红脸”的角色,微笑着问:“闻疏清是吗?我们会随机让你演一段剧本里的内容,如果做好准备了请跟我们说。”
早已烂熟于心的剧本不需要第二次核实了,闻疏清闭了闭眼,睁开眼时已经把剧本放到了桌子上,露出一双层层叠叠的算计、计谋之下略显沧桑的眼睛。
“第五场。”
和曾繁明的对峙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