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时候,林小福终于看完了两本大册子,九爷在金陵暗地里的人手,店铺,各种暗哨等等,哎,好复杂。
揉了揉额头和肩膀,林小福走出书苑的门,慢步走向朝望台,回廊上,恰好三管事正快步走来。
“小福管事!”三管事上前恭敬拱手,低声开口,“私盐的事情有些眉目了。”
林小福眼睛微微一亮,“哦,查到什么了?”
“民间私盐一直屡禁不止,户部那边有个文书一直紧盯着私盐的事,我们在金陵的暗哨之一是在东街的茶馆,这位文书大人很喜欢这个茶馆的茶和糕点,常常去,偶尔也跟茶馆的掌柜打听私盐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下去,让掌柜多和这位文书大人聊聊,也找找民间私盐的源头仓库。”
林小福听着,笑道,“不错,对了查私盐的源头仓库,我们可以从西街那边入手,我之前听棺爷爷说过,好像一直都是在鬼市里的?”
三管事恭敬应下。
说话间,到了朝望台,崔嬷嬷已经从里头出来迎接了,一边低声说着,“老祖宗的心情不是很好。”
林小福一愣,随即点头,轻声开口,“我知道了。”
——老母教子,这心情肯定不好了。唉。
待进到里头,一身深蓝色袍服的老太太坐在卧榻上,看着外头花园怔怔出神,那满眼的萧索落寞,让林小福心头酸涩了。
——看世界大概剧情的时候,对傅家,只有简单的介绍:一门七子战死沙场,老元帅自刎,唯一的爱女半疯,外孙被关密室整整十年……
对这位自闭于慈恩庵中的整整十六年的老太君也是只有一句话:吊死于傅家祖祠。
薄纸上的三言两语,却是一个人的惨淡人生。
林小福站在门口好一会儿,才深吸一口气,声音郎朗的喊着,“老祖宗!我来找你用膳啦!”
坐在卧榻上的傅老太君回过神 ,转头看向林小福,不由一笑,“来啦?”
“老祖宗,我们今儿个吃点新鲜的,我们去外头中庭吃!”
一番张罗后,中庭摆了一个小圆桌,摆上了两个小炉,一个是菌菇小火锅,一个是骨汤羊肉火锅。
“老祖宗,你试试,我和九爷用过这种,他说很不错的。”林小福笑嘻嘻的说着。一边给傅家老太君夹了丸子,“还有这个丸子,这可是崔嬷嬷和秦嬷嬷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做的,是素丸子,可好吃了!”
傅老太君看着林小福,心头一软,温和开口,“那你也吃。”
“好,我吃。”林小福笑着应着,也自己夹起肉片涮了起来。
傅老太君看着林小福,眼底有些惆怅,慢慢的吃着丸子,却是没有昨日的那番好心情了。
“老祖宗……你不开心?”林小福看着傅老太君,小声问道。
“嗯,有点,不过没事的,很快就好了……”傅老太君温和说着,说到最后一句话,声音近似于低声喃喃。
“是因为……侯爷吗?”林小福低声问着。
傅老太君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林小福,无奈的笑了笑,带着几分疲惫。
林小福没有再问了,又给傅老太君夹了菜,然后就笑着说起了往日在幽州的一些趣事。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星星堂……
“……星星堂办的半月客栈,不收钱财,住客只需要每日打扫卫生,帮着做些事就好,当然,你做不做,都随你了。半月客栈不问来处,不管去处,去留随意,但不能超过十五天。”
傅老太君听着,不由觉得甚是稀奇,也颇为赞叹,“是个好地方啊!”
“然后呢,我去年搞金陵风月的时候,很缺故事,想到半月客栈,就让幽州的半月客栈的老周给我送些材料,咳,就是故事来。他就写了整整一大本!”林小福比划了一下手势,厚厚的,那时候他看到这本子的时候都有些懵了。
傅老太君笑了起来,“哦,可有什么好故事?”
“好故事可多着呢,赶明儿我把之前九爷拿的那十几本金陵风月都给老祖宗您送来。有个故事,我之前还和九爷说过呢。”
“嗯?什么故事?”
“……半月客栈只收留十五天嘛,然后那天本该走的一个老太太跟老周说,能不能留下她,她会干活,什么活都干。老周就留下她了。我知道后很生气,半月客栈的这些伙计和掌柜都是我雇佣来的,绝不收留暂住的客人,是我定下的规矩!老周就跟我说,他不拿月俸了,他的月俸都给那位老太太。我就好奇了,这里头到底是什么缘故?怎么老周宁肯被我责罚,不要月俸也要帮那位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