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但夜莺不来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心人嘴角微挑,伸手从兜里掏出一个东西来,递给于乔。

宽大的手掌上摊着一枚小小的耳钉,圆圆的一颗珍珠,散发着柔和的光。

“昨晚你掉的。”

一句暧昧的话,周围一瞬间便静了。

他显然是故意的,可偏偏还做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于乔气得头疼,如果眼神是刀,那么她一定早把他捅个对穿。

气氛正僵持着,背后传来“笃笃”的拄杖声,一个老太太从楼梯口蹒跚着走上来,

老太太正喘着气,看着前方,突然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我的祖宗诶,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想您了呗。”池晏舟径直走过去,扶住了她。

“你这孩子尽会唬我,什么时候来的山城?要呆多久?”老太太抓着他的胳膊,神情很激动,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

她腿脚不便,又拄了拐杖,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可还不忘关心着他:“外面热吧,快来屋里坐。”

“走吧吴姨。”男人扶着她慢慢往前,最后走进最里间的病房中。

吴姨是广东汕头人,在池家做了一辈子保姆。就像旧时的自梳女,从来没结过婚。临老了,她想在山城养老,据说曾经有个情人是这里的人。

“最近很忙吧,瞧你都瘦了。”吴姨缓缓坐在病床上,眼神里都是慈爱。

“忙,天天那摊子烂事。”

“再忙也要多休息,多吃饭,不比得小时候那么任性挑食。”吴姨说。

她从桌子上拿了个苹果慢慢地削着,放在碟子里,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又把碟子推给他。

“转年你也三十了,你媳妇儿那事儿到底说得怎么样啊?我还能不能看到你结婚?”她说。

池晏舟慢条斯理地吃着苹果,闻言睨她一眼:“胡说什么,您以后还得给我带孩子呢。”

两人又闲谈几句,不过是问她是否过得习惯,还需要什么。

吴姨疲惫地笑笑:“什么都好,我都习惯,吃的住的都习惯。就是总是做怪梦。”

“什么梦?”

“草很长,旁边有一个大湖,湖中间有个鸟骨架子,光溜溜的一条,就像电视里的秃鹫那么大。”

“动物世界看多了。”池晏舟说。

吴姨说:“我就困在骨架子里,慢慢水里沉,沉到湖底又变成了棺材,又黑又闷。”

池晏舟不说话。

“我是不是要死了。”吴姨笑了一下。

他脸色一黑,本就长得凶,此时更像个煞星。吴姨忙打了个哈哈,将此事揭过。

得知她想喝牛肉粥,池晏舟终于有点好脸,说:“我找您找去,保准儿还是您老家的味儿。”

出了房门,他不禁收敛了笑意,面色阴沉,眉头深皱。

于乔刚送走宋喆,一上来便看见了他。

“附近哪儿有卖潮汕粥的吗?”他问。

“我家附近就有一家。”于乔说。

她恰好打算回去,见他心事重重,便说给他带路一起过去了。

今日没有司机,两人都很沉默,不多久便到了。走近一看,粥店竟然关了门。于乔照着门上的电话打过去,只听那边说:“回去抖抖暑,你们这个地方真是热到飞起啦,多谢靓女来照顾啊。”

“回去避暑了,这段时间都不开。”于乔有些为难。

知道他是给病人买,一时心里也不是滋味儿。听着耳边隐隐的叫卖声,她心生一计。

……

撑花街的小巷子,旧得发黑。热气中裹挟着毛味儿,并着听不懂的七嘴八舌的方言。

池晏舟站在门口,头皮一阵阵的发麻。除了在电视上,这是他第一次踏进这种地方。

眼光穿过斑驳的墙壁,墙边蹲着拿了根棒子的苦力,破躺椅,油腻的摊位,秤,看见晃动的人影,白色的塑料袋。

于乔说:“你在这儿等吧,我去买两斤牛肉还有鸡蛋。”

他站在一旁,没有吭声,只看着她像一朵花就要钻进了腐烂的泥土里。

“于乔。”他叫了一声,声音发哑,可她没有听到。

倒显得他有些手足无措。

只看到空气中浮动着尘埃,一粒一粒的落在里面的每一个人影身上,灰扑扑的。

他突然想起吴姨跟他讲,年轻时偷渡去南洋,船舱底下坐满了人,到处都是汗臭脚臭。

那时候他在北京的新房子里,在高楼的最顶层,客厅全玻璃幕墙,视野广阔,可以俯瞰万家灯火。

他当时说:“改革开放多少年了,GDP 年年增长,哪里再有人下什么南洋。”

只是如今,他站在这一方小小的菜市场外面,突然觉得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有些东西或者从未改变。

……

那天,最后是于乔熬了一锅粥,给那位吴姨送去了。池晏舟没闲心看她忙碌,更不会像普通人一样等着她逛菜市场,他给她发了一条信息,便离开了。

于乔也松了一口气。

他实在不适合站在这样的场景里,令她甚至产生了一种亵渎感。

没多久,于国伟便出院了。

某天,于乔去商场给爸爸买双鞋子。无意间却看见了几日都未联系的宋喆,他牵着一个年轻女人,两人形容亲密,正在逛街。

于乔没有去打招呼,回去删除了他的联系方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