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出征后。
桓瑛因为玉葫芦开始变得不安稳。
桓瑛做了个梦,他被封为秦王、太尉、司徒、陕东道大行台、雍州牧、凉州总管、上柱国、十二卫大将军。
桓瑛瞬间醒了,秦王还能理解,这是他们桓家的爵位,他又是嫡子。日后肯定是秦王。
“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梦。”桓瑛跟小李将军说。
“很正常,我也已经做梦,饮马北海,和你一起在海峡一起高歌,最重要的是,既然是我们两个个领军,我还做先锋。”小李将军笑嘻嘻的说,“说明你做的梦是个好梦。”
封大都督,大将军,假黄钺,加九锡,都督中外诸军事,都督冀、兖、徐、青、扬、荆、豫、雍、益九州诸军事,录尚书事,开府仪同三司,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跟做皇帝有什么区别,没区别了。
桓瑛瞬间醒了,他怎么老是做同一个梦。
而且越来越离谱。
桓瑛都不敢跟小李将军,他后面做的梦。
桓瑛甚至还梦到自己带着上好的玉佩,玉佩上雕着繁龙。
桓瑛没有和任何人说起来自己的梦,自从父亲出征后,他总是做一些非常奇怪的梦。
他甚至梦到了宋王等人跪拜他。
桓瑛半夜惊醒,拿起笔,想给父亲写信。
提起笔来,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来。桓瑛总觉得自己和父亲有些一层隔阂,难道父亲在外面也养着外室。虽然父亲身边没有其他姬妾,完全是因为早些年太过于穷困,朝不保夕。
有了军功之后,更加忙于政务,也没有心思再考虑纳妾的事。
相比桓瑛的父子情深,宋王世子显然不好过,虽然齐王世子有个出身商贾的继母,至少没有权势,只能在内宅里给继子使点绊子,齐王世子的世子之位可是板上钉钉的。
宋王世子就不一样,他虽然没有继母,也不是他父亲不像娶,身份高的相貌好的,又不愿意嫁给他当继室。
身份低的,又看不上,又不能给宋王带来助力。
可宋王的姬妾多,他的庶长子还是宠妾卫氏所生的,卫氏生有长子,可宋王妃足足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早夭,儿子日后袭爵。
卫氏早些年凭借着自己的恩爱,捞了不少的油水,还给宋王给他的兄弟安排了几个美差。
如今卫氏也人老珠黄,恩宠不复。
要说整个宋王府谁永远最年轻,那就是宋王的小妾。
看到卫氏日渐憔悴,患得患失。宋王世子只感到好笑,早些年,卫氏得宠不可一世,她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年轻俏丽容貌。至于他的人品,才学,父亲压根就不开心。
宋王世子此次进京后。
卫氏开始恐慌了,如果宋王去世后,不出任何变故,那不就是由宋王世子袭爵,以她和宋王世子的关系,肯定不会赡养她这个庶母。
宋王已经很久没有在她这里过夜了,最近府里又新进了一批小妾。
很难说,宋王世子进京后,会不会在京城搜罗美人给宋王。
卫氏凭借着自己的容貌,她从小就被人夸好生养,他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本来以为地位稳固,没有想到宋王迟迟都没有把她扶正,她在宋王府也只有一个夫人的名头。
她的孩子多,其他姬妾的孩子也多,比如李氏也生了三个儿子,她也不得宠。
卫氏的长子也大了,她试探着宋王的口风,宋王现在对她颇为冷淡,丝毫不想换世子。不仅如此,不但不想着换世子,还不会把她扶正,宋王要娶新的王妃,那时候她在后宅的地位,会一落千丈。那里还会这么滋润,她的兄弟庸碌无能,没有她在宋王面前吹枕边风,早就被赶出去了。
如果新王妃性格懦弱,家世不好,卫氏还可以拿捏,万一娶了一个郡主,县主或者宗室女进来,卫氏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卫氏赶紧写书对宋王世子示好。
宋王世子看到了卫氏写来的书信,嗤笑一声。就把书信烧掉。
这卫氏早些年对宋王世子并不好,经常在吃穿用度上克扣宋王世子,宋王世子作为嫡子,无论是衣着还是饮食上都比不上卫氏的儿子。
卫氏也想过为自己儿子的前途努力过,找过宁阳长公主,宁阳长公主根本就看不上她这个小小的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