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祖师爷转世后她养了只妖 > 第31章 与君书

第31章 与君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北方的北冥王氏与西部大蛮的战火终究是烧到了桥头村,铁甲踏碎了村落的生机,一场大火把茅草屋烧了个干净,前来求药的张老爷死在了长矛之上,铁骑将清水面馆夷为平地。

不过七日的时间,世上再无桥头村。残阳断桥,血流成河,乌烟瘴气中尸骨遍野。

仙门中人一向不能干涉尘世的纷争,没有立场,没有资格,只道一句“一切皆是命数”。华婵在那一战中,踩着仙门的腰牌,替桥头村的村民拔剑,最后却只守住了破庙中那座空洞无神的神像。

站在神像下,华婵放下了手中的剑,质问神明:“苍生皆苦,神明在上,为何熟视无睹?”

她自问自嘲道:“修剑之人明明有保护身后人的能力,为何到头来连根野草都护不住?”

从乱世中走出,华婵无法对苦难中的百姓视而不见,无法把仙门口中的天命奉为金科玉律,她大笑后剑指神明,立下豪言壮志:“你视而不见的苍生,我来守护!”

可笑吧,一人一剑竟然妄想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她很清楚自己做不到,在原本的世界中,有一群人以卵击石,在神庙中向天神祈祷太平盛世,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付出了一切,最后却摔得粉身碎骨。其中有她的亲人,朋友,爱人。

他们义无反顾,虽死不悔。

如今在这个世界中,华婵也一样。

她亦正亦邪,有善恶两面,可以为了一己私欲夺取灵石,逆天而行,也可以为了所谓的大义赴汤蹈火。

从她剑指神明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注定不得善终。

华婵带着长苏,孤影二人,去往北冥王朝。

*

天空中飘了几片雪,落在鼻头上凉凉的,这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单薄的麻衣挡不住北风的冷酷,路上的行人大都将脖子缩在衣服里,快步走在风里。

一辆木板裂缝的茅草车上坐了三个人,一位靠在茅草堆后一身伤痕面色蜡黄的青年人,一位抱剑闭目养神的侠客,还有一位穿着灰色麻衣的少年。

那位少年将鞋子塞在茅草堆里,看着一位位匆忙逃难的行人,他们的脸上大都没有什么表情,或许是已经对日复一日没有盼头的日子早已麻木。

去北冥的路上,他们遇见了无数乞讨的百姓,竟连茅草车上的干草都抢去了很多,被饿疯了的人当成了送进肚子里的粮食。他们融雪为水,饿晕了的连泥巴也吃。

很久的沉默后,那位少年率先开了口,他道:“虽然现下情况很惨,但在下还是想道一句‘幸会’。我见少侠器宇不凡,又有宝剑在身,这一路不知能否有幸承蒙少侠关照。”

风掀开面纱时,华婵睁开眼,淡淡一笑,单挑一边眉道:“你倒是挺会承蒙。”

他的左耳被刺穿过,简单的包扎后发了炎,流脓顺着耳朵落到了脸侧,华婵跟他说话的时候,他往那边靠了靠,作揖道:“不知阁下是位姑娘,多有冒犯。不过竟然是位女少侠,在下就更敬佩了。”

华婵放下剑,问道:“你是哪里人?”

其实她只是想问路。

“在下程裕,仁恩十三年第二甲第五名,是刚上任的翰林院修撰,只可惜生不逢时,如今落得了个草帽流民的下场。”程裕往前挪了挪,眼神真挚地说。

看来这个人已经很久没有人说过话了,巴不得一口气把家里的祖宗十八代都介绍个遍。

说完他意识到对方并没有问这么多,笑着补充了一句:“乡野小城,无名之地罢了。”

程裕说完,长苏笑了笑,抬手帮他师父挡了挡北面来的风沙。

越往北走天黑得越早,沿路村落飘起了炊烟。

烟火虽大,风中却没有佳肴的味道,反而是腐肉的腥臭和泥水的湿酸。

程裕在一旁自顾自地讲道:“儿时的时候家母常常带着我去村边的地里挖野菜,有的菜虽然长得不堪入目,味道却不逊寻常蔬菜。”

没人理程裕,只有老黄牛“哞”了两声,他却讲的更起劲了,道:“我们家乡那边都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用来煮鸡蛋吃,也可以包水饺,能清肝明目,和脾利水,还有苦菊,性苦质寒......”

“你一直话都这么多吗?”华婵平静地道了一句。

“也不是一直这样,上京之后收敛了很多,从前在家乡,村里人都喊我为‘说书先生’,都说我长了一张好嘴皮子。”夜深人静,所以他压低了声音道。

“那你不开个茶馆说书,真是屈才了。”华婵笑了笑道。

“女侠要是不嫌弃,想听什么故事大可跟我说,包讲得头头是道。”程裕提起了精气神。他还没开始讲,就被长苏打断了,小孩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他说:“我师父不喜欢听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