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勺轻轻搅动,让绿豆悬浮在水中,防止锅内有一动不动的懒豆子粘在锅底,糊了一锅汤。待锅底有细小的气泡溢出,不断将想要沉底的绿豆托起,季璋这才停手。
待蟹眼松涛之时,锅内已经漂浮了一层绿色的夹壳外膜。不过季璋并未让其久煮,趁锅内水鼎沸正欢之前,直接将半熟还未煮软的绿豆捞出。
此时大半绿豆的皮已经成功脱下,显露出黄色的本来面目,只剩下零星一些怕羞不肯脱衣的豆子还紧紧裹着单薄的绿色外膜。
不过这倒也不是难事,季璋直接用擀面杖将其压扁,没有弹性的绿衣哪里撑得住变形的黄芯,弃甲丢盔般直接原地裂开。
将绿色碎壳挑拣出来后,将半熟的绿豆放上了二宝一早就支好的蒸格上,准备将其蒸熟。
“母亲,洗好了。”空闲之余,苏迈端着洗净的芹菜回来了。
菜刀刀刃上泛着的冷光一闪而过,六道清脆的“咔嚓”声后,笔直翠绿的芹菜干瞬间变成了一堆小段。
季璋将芹菜小段放入石磨上的小洞,拉动把手一圈一圈研磨,青绿色的汁液顺着石壁流下,滴落在石槽内。直至汇聚成水流,再顺着出口流入事先备好的碗中。
相比于用石臼捣烂出汁这种原始的法子,石磨出汁则方便省力许多,事后清理打扫更是一骑绝尘,不可比拟。
季璋演示一遍后,将磨芹菜汁的任务交给了苏迈,“迈哥儿,可看会了?”
“嗯。”这并无什么关键技巧,只要力气足够便可胜任。
苏迈视线扫过一旁被搁置的芹菜叶,分心问道:“母亲,那这芹菜叶需要磨成汁吗?”
季璋解释道:“不用。芹菜干清甜爽口,刺激性气味小,更适合给元子上色。”芹菜叶相较于芹菜干气味更加浓郁刺激,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与此同时另一边绿豆也蒸熟了,待下锅放至温热不烫手时,季璋直接用手将其和成绿豆泥,并加入适量糯米粉以此增加元子软糯弹牙的口感,以及香甜不腻的蜂蜜调味。
季璋将手中的绿豆泥面团一分为二,一半留作绿色元子,另一半直接就做成黄色元子。
“二宝让火在灶内温着,一会儿还得煮元子呢。”
“是,娘子。”将明火熄灭之后,二宝洗净手加入了季璋搓元子的队伍。苏迈速度很快,黄色元子还未搓完,青绿色的芹菜汁已然端到了季璋手边。
“你与二宝一同搓元子罢。”季璋闪身将位置让给苏迈,自己则接过芹菜汁,又开始揉面。
只见季璋一边揉面,一边缓缓倒入芹菜汁。青绿色的汁液刚刚倒下便顺着面团表面四处分流,一滴也未曾滴入面团里,好似一被强迫喂食的厌食病患。
季璋才不会惯着它,直接将面团压扁让汁液无处可流,再反手用面团覆上,硬生生将其喂入面团嘴中。
须臾之后黄色的面团就在她手下变成了散发着清香的绿色面团。
见二宝与苏迈愈发得心应手,甚至还别出心裁搓出了粽子形状,季璋将揉好的面团放在他们手边,自信满满地朝灶门前走去。
这次不用生火,只是让火复燃应不是大问题。
季璋瞧着灶内冒着红光余热的木头,学着二宝之前点火的样子,将点燃的木头薄片裹着干草直接扔起灶里,余热的感知到明火跟着燃了起来。明晃晃的火焰在季璋眼中跳窜,直至稳定。
季璋炫耀般从灶门前站起来,道:“可以烧水煮元子了。”
水声正沸,下锅的黄绿元子还未沉底,便已然被推来搡去的水波托到水面上。待其在水中上下翻滚一阵,趁着热气出锅直接放入冷水中散热。
“娘子,没有牛乳了,只有一些浆水。”二宝将仅存的半瓦浆水拎出来。
“将就用用也行。”
季璋特地选了一只白瓷莲瓣碗,乳白色的浆水入碗做湖,大些的碎冰放碗中堆山作底,再将黄绿元子们顺着冰山摆放,一道冰雪冷元子便做成了。
“迈哥儿,你先尝尝。”
苏迈瞧着如此精致的“青绿山湖景”竟有些不敢下勺,但在季璋殷切的目光下,他还是鼓起勇气破坏了这美轮美奂之物。
原本就软糯弹牙的元子过了冷水后更是增加了一层韧劲,变得格外有嚼劲,连带着清脆爽口的碎冰也在嘴里嚼得嘎吱作响,不过也因此让冰块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清热除烦的功效。
一口下去,因天气闷热而产生的烦躁已然消去了大半。
“果真是解暑佳品。”苏迈不由得感叹道,手下也不再克制,情不自禁舀了第二勺。
季璋闻言,自己也尝了一口,内心却只觉差点意思。
浆水偏酸但一入喉便消失了,放了蜂蜜的元子偏甜却格外绵密细长。
这道甜品虽整体偏甜口,但前面的浆水有些煞风景,若是用一早就预想的牛乳,或是甜口的渴水,味道应会更好些。
瞧着苏迈一勺接一勺的模样,季璋不忘担忧道:“可别贪凉,小心坏肚子。”
“孩儿谨记。”
在母子二人其乐融融只际,倏然一道声音从门外响起,“大公子,郎君回府了,请您过去一趟。”
“可知是何事?”苏迈停勺,望向季璋。他是来陪母亲过端午的,可现在刚吃了母亲亲手做的吃食,就要走了。
此等过河拆桥之举,着实让人寒心,也非君子之为。
不待门外小厮回答,季璋已然开口,“去吧。”
“别忘了,带些冰雪冷元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