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坐等与苏轼和离[美食] > 第75章 初到密州

第75章 初到密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闻方娘子家中无儿无女,对玳儿极好,还愿意教她识字念书。故而季璋虽未见过这位方娘子,但心里已经对其产生了好印象,也愿意与之谈谈。

与其让玳儿留在她身边,时时刻刻都要担忧辩才的话成真,不如让她安全地呆在一个能对她好的其他人身边。

然而此刻府外站了乌泱泱一群人,可除了任采莲和她身后一瞧便是女使小厮的下人之外,其余全是男子,怎么也拼凑不出一个符合信中收养人的女性人选。

“娘子人来了,只是···”

不待二宝将话说明白,苏轼蓦然出声将季璋唤去,向她介绍道:“闰之,这位是密州通判刘庭式,字得之;这是密州教授赵杲卿,字明叔。”

季璋闻言打量着二人。

只见一人儒雅俊秀,一瞧便是读书人的模样;另一人则瞧着壮实黑黝些,瞧着像是个武将,肚子却又不合身份地外挺着,颇有绿林好汉之姿。

“见过太守娘子。”二人领头,后面低眉顺眼的人齐声道。

看来这群人里能说上话的就是这两位,其他人应该是他们带来的随从或是下级官员。季璋心里暗暗琢磨道。

二人朝着季璋行了一拱手礼,季璋作为他们上级的娘子只是象征性地点头行了礼,便道:

“多谢二位大人今日特地来此相迎。之前我家女使传信提及,说是有位方娘子想收养我家玳儿,不知二位大人可认识?”

既是求助机缘所遇,那么这位方娘子应是某位官员的家眷。找他们二人打听,定能事半功倍。

如季璋所料,儒雅俊秀的男子上前一步,道:“在下刘得之见过苏大娘子。我家娘子今日实在是不方便出门,故托我前来相商,还望苏大娘子见谅。”

季璋闻言内心已然不悦,只觉对方心意不诚。今日是对方所定,对方却不肯亲自前来。即使是临时有事,改日再谈也不迟,何必非得派他人替代。

尽管那人是其丈夫,季璋也只觉膈应人。毕竟玳儿身为女娃,日后若是真去了刘家,也是与在后宅的方娘子接触得多,而非眼前的刘庭式。

只是二宝所言玳儿自己也喜欢方娘子,季璋愿意多给其一个机会。她表面并未显露不悦,客套道:“烦请刘郎君移步,咱们进府详谈。”

苏轼妇唱夫随,遣散着众人:“众同僚,今日初到,府内一切还需打理,还有大大小小的私事需要处理。改日,苏某再请各位一叙。”

“太守大人客气了。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再叨扰。”

在赵杲卿的带领下,众人陆陆续续离开,只有刘庭式一位外人与众人进了苏府。

*

苏府,主厅内。

苏轼与季璋坐在上首,刘庭式坐在下首的第一把椅子上,三人手边是苏轼特意交代让下人沏的新茶。

茶香缭绕,肆意漫步在从未踏足的屋内。闻着熟悉的味道,季璋恍若又回到了杭州。

苏轼抬手示意,道:“这是杭州上天竺白云峰所产的白云茶,还请刘通判品鉴一二。”

刘庭式象征性地浅抿一口,随即道:“口齿留香,沁人心脾,果然是好茶。早就听闻杭州盛产茶叶,这白云茶更是身居贡茶之位,今日一品果然不同凡响。”

“只是密州贫瘠,不产茶。我这对茶道一窍不通的茶呆子,倒是糟蹋了这上好的茶叶。”他苦笑自嘲道。

苏轼可不认同他这番自我贬低的说法,道:

“茶因有人喝而有用、而有名,何来糟蹋一说?不过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罢。待会儿刘通判带些回去,也让家中人尝尝密州之外的味道。”

官场上的示好罢,刘庭式没有推托,顺从地接受了,“多谢太守大人。”

季璋顺势接过话,“通判官人客气了,我们还得感谢你与方娘子对我家玳儿的细心照料。只是不知,为何方娘子今日没有来?”

“拙荆···今日不太方便。”

见刘庭式避而不答,季璋客气地回绝道:“既是如此,不如咱们改日再谈。待方娘子何时方便了,给苏府递个话,我届时带着玳儿亲自上门拜访感谢,可好?”

刘庭式闻言面露难色,似是不知如何应对。

苏轼及时出声,打着圆场,“刘兄,为人父母总是想尽可能为孩子多考虑些。玳儿虽不是我夫妻二人亲生的,但家中只有三个混小子,养在膝下也是喜欢得紧,还望刘兄理解拙荆的爱子之心。”

季璋态度也适时软了下来,闻声解释道:“玳儿是女娃,日后也多是与后宅娘子接触得多,这一点想必通判官人也是知晓的。所以通判娘子若是想收养我家玳儿,我必须得见过她本人才能安心。”

刘庭式何尝不知这是正常诉求。这夫妻俩一唱一和的,只是在给他台阶而已。

他对上季璋执着的眼神,犹豫半晌给出了实话,

“大娘子见谅,拙荆并非今日不方便,而是因···眼盲,实在是不方便出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