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春坊,沈听澜和狄九商量着。
“沈姑娘是怎么想的?”狄九试探性的问道。
“我如今已在王府就职,不好在第二个地方再演奏,不过我有一个办法。坊主认为映春坊里的姑娘们琴艺如何?”
“坊里的姑娘们自然都是琴艺了得,从小刻苦练习不敢松懈,不然也不会在东都闯出名声。”
坊里对姑娘们的才艺十分看重,不然这映春坊的招牌早被人砸了。
“那这坊里有没有我,都关系不大。坊主怎么对坊里的姑娘没信心,反而捧我这个外人?”沈听澜抬眼看过去。
“沈姑娘谦虚了,你在外演奏的那三首曲子,已经有不少客人魂牵梦绕吵着要听,还有客人要我们弹琵琶的姑娘去吹两首笛子。有你的映春坊定能够日进斗金。”
狄九都能想到到时候师倚琴和沈听澜两人一起亮相时的场面,坐在坊里就有人源源不断的送钱上门。
“你的那些曲子让人欲罢不能,听了还想听。”
沈听澜心念一动,“如果我为映春坊提供曲子,由坊里的姑娘们来演奏,这样如何?不止一个师倚琴名震东都,整个映春坊的姑娘们都能出名。”
“妙哉,沈姑娘不仅精通音律,人也冰雪聪明。”狄九点头,十分认可。
他也不用多费口舌说动沈听澜来映春坊了,只需要她每个月提供曲子,坊里的姑娘们自己演奏。捧红坊内的姑娘,让每个姑娘们都出名,都变成摇钱树。
沈听澜见狄九喜笑颜开,她趁热打铁继续说,“至于这收入咱们就五五分。”
肉眼可见狄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书房里陷入沉默,两人的博弈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威压感。高荣不知道从哪掏出来一小块手帕,擦了擦额角不存在的汗水。
五五分,沈姑娘真敢提,这压根不可能?狄九可不是爱做慈善的人,高荣又收起手帕,远离这两人。
五五分?狄九呼吸一窒没想过沈听澜会如此贪心,映春坊虽然赚钱,维系的成本也不小,五五分绝无可能,顶多三七分。
沈听澜听着他们起伏猛烈的心跳声,察觉到了这个五五分吓到了他们,默默叹了口气,难道这笔生意做不成了?这可是一桩好买卖。
光看那放在地上的一箱黄金,不用想也能知道映春坊的财力雄厚。若是他们搭伙赚钱,不用多久她就能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
思前想后,她决定先退一步,沈听澜问道,“那就四六?”
“沈姑娘,映春坊可不止是我一个人的映春坊,坊里这么多姑娘,还有各种开销,你六我们四,这可实在说不过去。”
“坊主,我的意思是我四,你们六。”
狄九摸着下巴思索着,皱起眉犹豫不决。
见到手的金子在往外飞,沈听澜快速补充道,“坊主,先不急着答复,不如映春坊这个月起就开始演奏我提供的曲子,月底再看收益如何,买卖划不划算,您自己定夺。”
狄九再次露出笑容,沈姑娘头脑真灵活,他越看沈听澜越顺眼,可惜这样的人才不属于映春坊,只是盟友。好在已经是盟友,若是被别的乐坊挖掘了,那可真是亏大了。
“好说好说。”狄九笑得一脸灿烂。
沈听澜也露出狡黠的笑,音修的基本功之一便是背谱,宗门乐谱那本巨厚无比又枯燥的书,她早已烂熟于心,别说七天提供一首曲子,就算一天提供一首,她也能提供上百年。
这怎么看都不亏,到时候拿着这分红到处置办宅子,还能请全程的点心师傅来府上做点心,想想就无比快乐。
生平头一次觉得作为一个音修真是太好了。
感谢宗门,感谢师父!
书桌上正好有纸和笔,沈听澜走向书桌,拿起摆放在一旁的笔,在纸上开始涂涂写写第一首曲子。流畅地默下了一曲《盈盈》,这首曲子传达的是女儿家暗恋的酸涩,她敢保证无论是谁来坊里听了这首曲子,定会为之动容。
沈听澜写完后,拿起这张曲子又欣赏了一遍,不愧是她音修时必背的乐曲,经典的曲子无论身处哪个朝代,永远会深受听众的喜爱,她对这首曲子十分有信心。
检查无误后交给了狄九,狄九身为映春坊的坊主,自然也是知晓音律,且擅长。他接过这张纸后,凝固在原地,久久不能释怀这曲子暗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