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随口问道:“你这是生病了?”
白初念低头道:“不是,奴婢对花粉有些敏感。”
气氛寂静了,在大家不敢喘气时,康熙淡淡开口道:“用膳吧。”
他语气平缓,脸上没有情绪起伏,让众人提到嗓子眼的心瞬间放了回去。
用膳期间,康熙与四爷时不时交谈几句,面色依旧和蔼可亲,这一刻没有君臣只有父子,只是一个普通老人与儿子的一顿家常便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远处传来一个孩童稚嫩的朗朗读书声,康熙眯着眼睛张望着,好奇问道:“这是谁再此读书?”
四爷眸光定定凝了他一瞬,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皇阿玛,是弘历在温习功课。”
“弘历?”康熙略显诧异,“朕记得弘历只有七岁,这么小的年纪能读下整篇《陋室铭》,是个聪明的孩子。”旋即把李德全唤了过来,“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皇孙朕还未见过,你去把他带过来。”
“是皇上。”
李德全沿着牡丹园青石小径走到尽头,进入一个透风的凉亭。
弘历坐在凉亭下的石阶上,捧着一本书卷摇头晃脑的一遍遍念着。
听到有脚步声,他抬起小脑袋,圆溜溜的眸子一转,问道:“你是新来的公公?”
这个软萌萌的小皇孙,李德全一见便喜欢上了,他眯着笑脸说道:“四阿哥,奴才在皇上身边侍奉,皇上想见您,让奴才带您过去。”
弘历圆圆的眼睛发亮,小小的身子悠的一下蹿了起来,急着就要往前跑。
他被四爷管的太严,整日离不开功课,如今得以一刻自由,便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欢呼跳跃着。
“四阿哥慢点,小心摔着。”李德全慌的跌跌冲冲跟在身后。
“阿玛……”一声软绵绵的声音传了过来。
没一会儿众人便看到满脸大汗的弘历一蹦一跳的跑到了跟前。
四爷见他没个正形,当即呵斥了他一句,“还不过来给皇爷爷见礼。”
“孩儿知道。”弘历背着四爷调皮的吐着舌头,转身见到满脸慈爱的康熙,学着大人的样恭敬的行礼,“孙儿见过皇爷爷。”
他没见过康熙,但看着他慈眉善目,也知道他是个善良的老爷爷。
望着弘历粉粉嫩嫩肉嘟嘟的小圆脸,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骨碌骨碌转着,康熙一见就颇为喜欢,手中的酒盏端着不动,眼睛一直盯着他。
“皇爷爷,您干嘛这么看着孙儿。”弘历觉得甚是奇怪,偏着小脑袋问道。
康熙举起的酒盏不由自主地放下,起身走到他跟前,弯着腰捏了捏他肉嘟嘟的小脸,“告诉皇爷爷,平时这个时候你都在读书吗?”
弘历偷偷瞥了一眼四爷,见他一脸严肃,他不知道阿玛为什么很少对他笑,即便他功课做的好,得到了夸赞也看不到他的笑,他一直都不知道为什么。
他低下头,摸着脑袋说道:“阿玛给孙儿布置了很多功课,隔几天便要检查一次,要是孙儿答不出来,是要被阿玛惩罚的,孙儿不想被罚,所以孙儿会用心学习用心背书。”
康熙笑问道:“那每次你都答对了吗?”
弘历点点头,“孙儿都答对了,没惹阿玛生气。”
康熙听后,眯眼笑着,把他抱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这一举动令惊煞旁人。
弘历肉嘟嘟的手臂环抱着他,附在他耳边低低道:“皇爷爷,孙儿知道阿玛对孙儿严厉,其实也是为孙儿好。”
看着他发光的眼睛,康熙揉捏了一下他的小耳垂,宠溺道:“你这个小人精还懂大人的心思。”
弘历扬起可爱的嘴角,古灵精怪的挑着眉,“阿玛心里很疼爱孙儿,孙儿都知道。”
康熙脸上不由得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语重心长说道:“你阿玛这么用心教导你,你得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你阿玛的一番心血。”
他想到了当年对胤礽的培养教导,也是这般细心栽培。
父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是最出色的,哪怕倾尽全力也想他能够成才成器,可是,最终他却是失败了。
“皇爷爷,孙儿最近学了《陋室铭》还有《爱莲说》,这两篇文章孙儿早背的滚瓜烂熟了。”
弘历的声音把康熙飘渺的思绪拉了回来,他惊问道:“你还会背《爱莲说》?”
“是啊。”弘历沾沾自喜,高傲的仰起头,贼笑的凑近他,“皇爷爷,孙儿背给您听听。”
康熙眉眼都是慈爱之色,“你如果完全背下来,朕赏你一套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