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中,虽然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但是整个高中基本上都在埋头苦学。
现在同学有很多的选择,虽然还是都要考大学,但是社会明显更加多元了,不再唯学历论。
在大学扩招之后考上了大学,那个时候没有高铁,火车仍然是很拥挤的。我上大学时候,火车的拥挤程度真的是你难以想象的,但是因为我经历过。我始终都忘不了。穷的连一张卧铺都买不起,只能挤硬座车厢。有的时候不幸连坐票都没有抢到。就生生的坐在地上坐24个小时才到家。
每年坐长途火车去上学,火车过道上,洗手台上都是人。我甚至觉得整节车厢最宽敞的就是洗手间。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大家都很累,歪七扭八的,彼此依靠着睡着。如果这个时候,去想去一下洗手间,过道上都是睡着的人,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要跨过好几个人。
在东北老家传统思想里面,如果你跨过别人,别人容易长不高,所以那是很不礼貌的一种行为,但是在大家都睡着的时候,你又不能把他叫起来,让他给你让路。你只能小心翼翼的跨过去,尽量不打扰他坐在过道上睡着的状态。
但是我也有办法让可怕的旅程多一点趣味性,很多人选择在火车上打扑克,消磨时间,我在火车上看武侠书。
我就是在大学长途火车上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以至于我以后每一次坐飞机,每一次坐高铁。每一次要去任何长途的旅程都会带上一两本书。一个晚上读一整本古龙,你是真的不觉得累的,你甚至感受不到时间,完全投入在奇幻的武侠世界里。
在这里我不得不吹一下古龙老师的武侠小说作品,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他那写法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例如人物一出场就是高手,人物的成长性没有特别强的,反而是反派的转换总是让人出乎意料,基本上整篇小说最大的那个反派最开始都非常给人好的印象。是的,反派更有看头。就是那个最好,最老实的人,而在这个表象之下,他是最坏的那个人。
古龙老师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思想。价值观,三观非常符合我的喜好,特别的自由,特别的江湖义气,特别的侠肝义胆,特别的情深义重,但是又不是那种伟光正的多么高大,为国为民的形象,主人公都是要追随自己的内心,追随自己的爱情,或者理想。
古龙喜欢写一些畸形的爱情。都不是很正常的。爱得格外深,爱得格外痛苦。但有很美好的片段,让人回味。
而且古龙写小说有一个特点,可能是因为最开始是在月刊或者半月刊上连载的,它需要不断的去刺激,让读者想去买下一期,持续买杂志促进销量,所以基本上每过段都会有一个悬念,让你欲罢不能,让你马上想看下一章。
而现在的高铁这么明亮,这么舒适。现在的大学生真的幸福。
当然他们好像少了沉浸在古龙这么优秀的作品里面的心境,多数的人都在,刷短视频,打游戏。
大学毕业了,就开始房价也提升了,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我刚毕业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块多一点,连一个好的手机都买不起。并在北京的地铁最堵的时候,每天赶早高峰。
等过一段时间,3D打印房子兴起了,说不定随处可建舒适的房子,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可以不再合租。或者VR行业的发展,让远程办公成为一种主流,大家都在舒服的环境中工作。不需要那么狼狈地住合租屋,每天挤地铁。
等我工作一段时间了,互联网红利消失了,就开始流行内卷,职场PUA也司空见惯了。但是00后,10后应该都个性张扬,相信他们以后面对的是更加开放的工作氛围。
就说找对象这件事儿。上一辈那个年代,条件合适,相亲见一下,觉得不错,就结婚了。从前慢,车马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速食的时代,大家对感情都没有那么纯粹了。找对象都会衡量物质了,都会看各种条件,感觉男生没车没房,没有好的学历,没有好的工作,就不配一个好的对象,还需要有好的性格,还需要懂得哄女孩子开心。既要这个,还要那个,又要那个。
当然,有不要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我可以享受这个城市完善的治安,我可以随时随地去奥森跑步,橡胶的跑道非常的舒服。到凌晨12点都有的地铁。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尤其是夜景非常的美,例如望京SOHO,例如CBD,例如国贸。
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冲到那人潮汹涌里面。
唯一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存在于,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选择热爱生活。
不管外人怎么说,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同时善待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修炼成长自己。
纵使到最后一无所有,一生只有一次,难道不值得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嘛?
真的需要想办法怎么脱离猫猫的这幅躯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