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听地说,无用。
我会和我妈妈说一些事,但是从不和她商量。我做决策从不听从她的意见。但是我依然爱我的妈妈。但是需要清醒地意识到,你爱一个人,和听取她的意见,是两回事。
海风就是这样的,可以和他聊天,但是他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不具备任何的参考价值。因为他不懂,他真的不懂,只会无知武断地瞎说,我们可以不驳一个人的面子,而不做任何的争论。但是听听就好了。
一个不断奋进的男人,和一个原地踏步的男人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显而易见。
差别就是,男人身边经营的圈子,身价越来差别越大,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海风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找女朋友。
他学摄影,是为了拥有和女生交往的社交货币,可以用免费给女孩拍照的方式,用这个理由和女孩子见面约会。你问他真的多么喜欢摄影吗?你问他喜欢什么摄影社,哪种摄影风格,自己比较倾向哪种手法,他是匮乏的。
他报名参加项目管理的课程,是为了可以和女生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和女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学习,然后两个就可以多接触了。
他去户外,是真的多么喜欢爬山,喜欢自然风光吗?并不是,他主要的目的是在单身的旅行团中,认识新的女孩。
他平时比较活跃的微信老乡群,你说他多么喜欢他的老乡吗,并不是,他只是希望通过在里面不断地出现,希望吸引到单身的年轻的老乡女孩。
他把自己最黄金的时间和精力,都主要用来找对象。
人生唯一的主线任务只有找女朋友。
没有别的。
你如果问他自己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和打算,就是想过平稳的日子,想去国企事业单位,赚不到1万的收入。
我真的没有冒犯的意思,我不知道那种平淡平稳,每个月拿固定的工作的生活有什么可追求。大丈夫在世,赚有数
的钱,有什么意思?
而且他从没有真正了解过我,他不知道我的性格和志向,居然觉得国企是我该考虑的方向。
以此判断,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情,他只懂得从自己的视角去思考,他永远对世界置身之外。我原本是觉得一个成年人如此幼稚也是少见。
可是,谁让,他的命格主星就是一个小孩星。所以一生长不大,就给到合理解释了。
一个人迷失灵魂和无所事事一样,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敢坚持自我。所以一生随波逐流。终身不受。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
有一句话很典型:刮一个奖时,当你刮到一个谢字,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但很多人,即使看到了那个“谢”字,还是不愿意相信,会去印证,去不甘心,会自我欺骗。
直到“谢谢惠顾”四个字全都出现,才会手足无措地去应对,考虑接受或放弃。
一段关系中,或者对一个人的感知,我们自身能够清晰的感知到,不必非要去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
其实,我从最开始就能够看清的,我们并不合适,他从没有珍惜过我。
他没有边界感,从没有给过伴侣一刻的安全感,他一直保持寻找的姿势,寻找一个虚幻的完美的对象。而不是着眼于实际。
他随时可以背叛眼前的人,不管在他脆弱需要的时候,给与他多少,只要他不高兴,就可以随意抛弃任何人,别说有情有义,就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他的所作所为。从没有一刻照顾过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我不知道他未来的老婆会怎么应对他这样的脾气。
也许他只是对待我时候,才会那样差的态度吧。
其实每一段关系,不被爱的女孩,都是知道的,都能感受到的。不然我们也不会因为一句话说不对,就难过。因为其实内心是明白的,对方不爱自己。
所以内心的理性一遍一遍告诉自己,要结束,要远离,不可以这样折磨自己了。不可以任由他伤害自己了。
自己的时间如此宝贵,不能再浪费在他身上了。
他不值得。他不值得。他不值得。
做好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探寻内心的答案。不要再掩耳盗铃般欺骗自己了。
当你在纠结一件事有没有必要做的时候,一切以结果为导向,结果是坏的(其实你是知道的),就不要去做了。
孔子说,五十而知听天命。
我才三十几岁,其实也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一。
我自知没有达到知天命的境界,我不知道我到50岁时候会是什么感觉,那种知天命会是什么感觉。
但是我知道的是,我已经学会了一种本领,眼光足够长远,看到一个人的此刻,然后看到一个人的未来。
我原本以为足够的包容,足够的体谅,我原本以为我有足够的能量去接纳这些。
后来我发现,当一个人义无反顾地奔向自己的习惯和惯性思维,毫无成长型的思维,那就是他的命中注定。
我从没有给除了自己和海风之外的人看过盘。
虽然我经过一段的钻研、学习和研究掌握了一点点这个本领。
我知道我深入一些,或者花一点时间,我是可以掌握很多这方面的知识,甚至做到非常专业。
但是我决定戛然而止。
关于命运和人生的故事,就让自己去书写,关于必然和命中注定,就让每个鲜活的个体去自我验证。
我不想打赌,也无意显示自己的先知般的预测能力。
其实本质是,我并不那么关心。
我只想做好我自己。
我想起看过,格鲁特的书,他在书里面讲了他是如何应对癌症的。
他年事已高,仍然身居高位。
在对抗癌症的过程中,他没有抱怨或者祈愿。
他不断的检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病情,看所有关于这个癌症相关的专业论文,和能够接触到的对此了解的医生和病人共同交流。
他说,结束一天繁重的工作后,他就在书房开始研究起论文,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和学习,自己已经非常专业了,因为英特尔总裁的身份关系,他也能动用很多资源,甚至如果想去考一个相关的学位都可以了。久病成医,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对这个癌症有非常专业的了解的几个人之一了。总共几个解决方案,各自的利弊。副作用有哪些,以及对应的病理和症状等等,了如指掌。
然后他忽然想起,当年创立英特尔的时候,他就是如此孜孜不倦研究半导体和芯片的。
一切仿佛都没有什么差别,他认真钻研,阅读专业文献,和很多人不断交流专业知识。然后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立了这个世界上,可能最成功的半导体公司。
后来在面对日本公司的竞争的时候,也是他仔细研究,针对行业的敏锐感知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决定对公司进行转型。
我不禁感慨。
有的人是注定要成功的。不管他做半导体,做芯片,还是自己对抗癌症。
因为他的思考模式,他的行为模式,他的刻苦,他的实事求是,他的尊重知识,他的行动力。
世界其实没有太多的意外。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和运行的逻辑。
只是多数的人,把一切归咎于命运。
熟不知,那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