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庄的大娘婶子们仿佛是自家闺女要出嫁,又是嫌弃又是心疼又是尴尬地齐上手,有的帮助打水,有的帮助拿巾帕子,把个蒙头蒙脑不知发生何事的孟枇杷给收拾干净了。
许掌柜的一双眼早就黏到孟枇杷身上,从头打量到脚又从脚打量到头,发出嘿嘿笑声,“长得真好看哪,我看锦县县城里,就没个比她更标致的小娘子了!”
王媒婆也是一脸喜意,挑剔目光在孟枇杷身上转过一圈,频频点头,“许掌柜您好眼光哪,这姑娘皮白脸好身条儿顺,真就该进许府大宅享福去,做这泥腿子活计白白糟贱了这付好样貌。”
她说着起身,走到孟枇杷面前,用帕子捂嘴一笑,手指一指点,“孟枇杷,今儿有一桩好事要落到你头上了,你瞧瞧这位是谁?”
被婶子们捋平整衣裳穿好布鞋的孟枇杷这才得空朝两人看去,一眼认出胖妇人所指的男人正是码头上她卖鱼虾只肯给五十文的黑心掌柜,她目光顺着一扫,又看到了大喇喇摆在一旁的红礼盒,还有那些扎眼的银元宝。礼盒、银钱,这个架式……她心头顿时咯噔一下,怕是来者不善。
孟枇杷大方一笑,带上些歉意,“这位是许氏食铺的许掌柜吧,你来是要鱼获吗?不好意思,今儿急着下田也没下湖……”
她话还未说完,就被王媒婆打断了,“要什么鱼获啊,我跟你说,许掌柜今儿来是跟你提亲的,他要娶你做他的第三房小妾!孟枇杷,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快接着吧!”
王媒婆笑得花枝招展,心中有把握这桩婚事准成。瞧瞧这宅院小得跟鸡笼子一般,一个下地的泥腿子,再怎样长得象花一样好看,面朝黄土背朝天搓磨几年还不成腌咸菜了,现在有机会跳入大宅门当少奶奶,吃喝都有人伺候,该怎么选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了。
许掌柜昂起脖颈凸着个肚子,得意洋洋望向众人,也就是他有这个财力,能再娶第三房小妾,到时只要她服侍得好,四季衣裳、胭脂水粉、精米细面、丫鬟老妈子,总不会短了她的。
“做妾啊?还第三房小妾!”
大羊婶第一个惊呼起来。
“不是正房,我还以为元配没了继一房呢!做妾可不行,啥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听说一不如意还会被发卖出去!”
围观的大娘婶子全都惊诧地议论起来,刚才还黏在银元宝上的目光似乎在不自觉间就散落了。
孟念弟如同喝了一碗滚烫鸡血,整个人都精神了,悄悄挤到院门口,两只眼珠子暴凸出来死死盯住孟枇杷,就看她答不答应,要是答应,以后就是个妾,走到哪都被人瞧不起,可心念电转间,想到那五十两银子,又觉得要是让她来做个妾……好像也不是不能答应啊……
“唉唉,做妾怎么了,做妾有啥不好!”
王媒婆脸色瞬变,踏前一步,一指头恨不能戳到大羊婶脸上,“我就说做妾有啥不好,你们一个个泥腿子,日日都站在泥坑里搅弄,还以为是谁,当官家的小姐还是皇上家的公主,也不看看都是什么身份!能进许老爷家做个少奶奶,那是天大的福气,日日有大鱼大肉吃,四季绸缎衣裳,夏日里有冰冬日里有炭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有啥不好的,再说了,许老爷也不是那等恶人,娶回家去自会好好对待,许老爷您说是吧!”
许掌柜面现不愉,矜持地点了点头,从鼻中发出哼得一声。
这帮泥腿子,他亲自来提亲那都是给了面子。
要不是小娘子确实长得貌美如花……他都不会踏上这脏兮兮的地界……
许掌柜的目光转到孟枇杷身上,一双眼睛眯缝得更小了,从那小眼中透出一股色迷迷的光来。
孟枇杷很反感这种目光,她仿佛成为一件物什摆在案台上被人评头论足,要得是她的美貌她的年少,偏偏没有她这人的想法、心思,她的悲她的喜好象都不重要了,一只金丝鸟儿被人抓在了手心里,还能再展开翅膀吗。
她的心在抽紧,血液隆隆冲过耳骨,如同有一年澄湖冲毁堤坝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孟枇杷听到了她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有些涩,但极坚定,“我这辈子绝不做妾!”
宅院里外一片寂静。
孟念弟怔怔的,眼前的孟枇杷身材清瘦,要说胸脯吧也没那么大,屁股虽然挺好看但也没婶子们喜欢的那种圆滚滚好生养,她哪来的底气说出这句话。可说这句话时气势十足,全身冒着光,就象,就象天上的仙女下凡来了。
孟念弟一颗心揪得呀,都快要揪出毛病来了,一会儿希望她答应,一会儿又希望她不答应,然后被臭骂一顿,再踩到泥地里。
许掌柜过得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脸面瞬间挂不住,袖子一甩生气道:“不识抬举!”
王媒婆一下子慌了,煮熟的鸭子要飞,许掌柜许下的谢媒钱可有三两银呢。她眼珠儿一转,向前一把抓住孟枇杷,舌灿莲花,“这妾呢也分好多种,有低下的通房、贱妾,还有地位不输正房太太的贵妾、良妾,孟枇杷,你是良家女子出身,那进了许家门,就是一个良妾呀。要不是有重大恶行,正房太太是不能随意处置你的呀,你就安了这个心吧!”
许掌柜见王媒婆如此说,心下稍安,赞许地觑她一眼。
王媒婆立马得劲,又下大力气道:“瞧瞧这些点心酒水,还有这,五十两纹银,这可是上等的雪花银哪,许掌柜说了,进府后每月一两月例银,一年下来就是十二两,两年二十四两,啧啧啧,天下间到哪找这样的好事去。老婆子就是年岁大了,要是小几岁都要过来跟你争一争。你拿了这些银钱照顾你老娘还有你兄弟,岂不好事!哎哟,我的小娘子哟,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一日三餐不用愁,还有丫头婆子们围着转,你哪,就安安心心养好身子,只要乖巧听话就可以啦!”
说到一年十二两、两年二十四两银时,众人的脸色渐渐变了,大娘婶子们压着嗓子窃窃私语起来。
孟念弟的眼睛简直要冒出绿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