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成有点不相信,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看那不把朝廷命官放在眼里的样子,李知节懂了为何县令在说起李继成时吞吞吐吐的。李知节顶了顶牙,狗海盗,迟早灭了你!
晚上,王大丫带萧韵和易十三去挂月楼看了看,建的确实不错,萧韵还调侃着:“不愧是经营海货之地啊,就是有钱!”
王大丫不好意思哈哈哈笑起来,正这时,有小厮过来耳语。
“易十三,有你的故人在这儿玩,有没有兴趣去见见?”
“哦?”易十三挑起眉头,她经营红英阁多年,江湖朋友不算少,但算得上“故人”的却没有几位。
王大丫带着易十三转过几间屋子,转到一座热闹的阁楼前,轻纱薄裙穿梭其间,嘤嘤之语不断。
易十三扶了扶额,大概猜到是谁了,她的故人里,只有一位最热衷于风尘。
“喽,就是这间,你进去吧,我和萧韵去旁边坐坐。”王大丫说完就拉着萧韵走了。
易十三听见房里淫词艳语不断,都不知道该不该推门进去,深吸一口气,还是推门而入。
老小子顶着个大光头携着徐娘佳人,正在那儿你侬我侬的喂葡萄,好不惬意,易十三进门就揪了他衣领子,转了一圈拖下了软榻。
“哎哟,我的亲娘,您是哪路神仙,快快住手,老头子经不住哦。”大光头一进门就被人揪住衣领子拖到了桌前,哪里看见来人是谁,不管是敌是友,没出手伤人便是有话好好说。
那徐娘第一次看见这等仗势,在一旁手足无措,兀自吓呆了,也不敢出声。
“大光头,这么快就不记得祖宗我了。”
一听这声音,再想想那二世祖的行为,大光头哪里还想不起来,不就是去年在京城挂月山庄一见如故的易十三姑娘吗。赶忙说道:“哎哟,原来是十三姑娘,小老头眼拙,姑娘怎么跑津县来了?”
易十三本就是跟大光头玩玩,给个下马威,看他如此说,就放了大光头的衣领,两人在桌前坐了,易十三轻咳了声。
大光头会意,让那半老徐娘去煮点茶来,两人才开始交谈。
“我也不客套了,我在津县遇到了点麻烦,你朋友多,帮我想想办法。”
“姑娘的朋友遍布江湖,还有用得上小老头的地方?”大光头是在江湖上打滚的人,官府贼寇都吃,说话圆着。
易十三也不含糊,直接说了:“我有三个姐妹被困在李继成的府里了,如今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想让你帮忙探探。”
大光头一听,这事好办:“行,李继成那儿虽说管得严,小老头也不是没有办法。”
易十三一听,敢情找我要价呢,笑的眯起眼:“死老头,你那点花花肠子,姑娘我清楚的很,办好了少不了你的彩头。”
“哈哈哈哈十三姑娘果然爽快,这事不难,两天后再来这儿见?”
“行啊,还有个事,”易十三顿了顿,凑近,“我想去渤海渔岛。”
“这当头……”大光头有些犹豫,低语,“现在渤海渔岛被张闯占了,李继成的船也停在四周,气势汹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姑娘三思啊!”
“三思过了,就说你能不能办吧?”易十三竖起食指,“事成,这个数。”
大光头再三斟酌,最后忍不住,抬起易十三另一个手指,嘿嘿笑。
一点亏不吃!易十三翻了个白眼,“行吧行吧,越快越好。”
正说着,徐娘已将热茶煮好端了来,易十三胡乱喝了点就告辞了。
两日后,易十三在大光头的帮助下上了渤海渔岛,萧韵和王大丫留在津县守着张闯和李继成。
渤海渔岛的码头上全是张闯的人守着,零星有挂着张闯旗帜的商船进出,李家的船都停泊在码头没有动。大光头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一艘商船,也挂着张闯的旗帜。
易十三和大光头伪装成来买海货的生意人上了岛,进入了街市后易十三就自去做事,大光头就走走逛逛果真看中不少海货。能上岛的生意人自然不是散户,大光头看上成色不错的便定下,自然有人送到船上去。
“十三姑娘,你万事小心啊,我们的船只能停两天,明日酉时一到便要开船,你别误了时辰啊!”
大光头再三强调几次,易十三摆了摆手应了个声就混入人群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