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窈的父亲曾经是村学里的教书先生,后来因急病去世,她母亲本来身子也不算好,父亲去世没多久,母亲也因病情加重随之而去,留下阮窈一人。
在村里人的帮助下,阮窈刚安葬完父亲又不得不安葬了母亲,好在她虽年幼,却很神奇的身子骨很好,并没有遗传来自双亲的体弱多病,然后吃着百家饭平平安安长大,现如今已是双十年华。
平常普通人家的女子这个年纪,早已经成婚生子,再加上阮窈长得不差,早几年村子里也有年龄相仿的人上门提亲,然而她当时无心于此也不太喜欢有些人一副我不嫌弃你穷还父母双亡的样子,便通通拒绝了。
后来不知道怎么传出来说她克父克母还克夫,日子一久,便没有人上门提亲了,有些人甚至还会避着阮窈走,年纪相仿的更甚,生怕被她看上。
幸好阮窈并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和区别对待,仗着自己力气大,农闲时上山做些陷阱捕些猎物,养活自己并不困难甚至还能攒下银子,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她也并不打算搬出村子去其他地方住,毕竟这里有自己一直打理的田地还有爹娘留下来的屋子,虽然屋子这么多年经过修缮已经和十多年前并不那么像了,可这里依然充满了她的回忆。
很多人都是念旧的,阮窈也一样。
虽然村子里偶尔会有闲言碎语,但是对阮窈来讲这些都是不痛不痒,村里的人也没有强势到要赶她出去,所以她自然也不可能会搬家。
再者,村子内还有对她不错的吴奶奶,没少接济小时候的她,吴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她就更加不会离开了。
阮窈对这个自己从小生活长大的村子和人,是有感情的。
当然,这些事情阮窈是不可能会对刚见面的人说的,哪怕是那位漂亮的医修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样子,她师妹也看起来非常玉雪可爱,她也不可能对刚认识的人过多的讲自己的事情。
做晚食的时候,阮窈问她二人要不要吃东西,两个人都拒绝了。
只能说不愧是修仙之人,阮窈在心里想到,于是便只做了自己一个人的份额。倒不是她小气,主要是这日子逐渐温暖炎热起来,做多了吃不完她怕会放坏,他们村子并算不得富庶,浪费粮食这种事情要不得她更见不得,所以才会问柳映歌和叶泠然需不需要跟她一起吃晚食。
反正她印象里面是没见过修仙之人吃凡世的东西的,但是出于礼貌还是得问一下借住的客人。
第二日。
柳映歌带着叶泠然在村子里面问诊,阮窈是第一个接受她把脉的。
这姑娘的体质倒是很好,柳映歌微笑着朝她点头,表示她的身体很好,什么小毛病都没有。
给阮窈看了过后,阮窈就出去找村长说明了柳映歌和叶泠然的来意,让村子里的人把手里的活计暂时放一下,先来让这位仙子替大家瞧瞧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因着昨日里在下雨,村子里的人都回家得早,再加上阮窈的屋子靠近村口,所以他们都不知道村子内居然来了两位修仙之人,还是来替他们把脉问诊的,经历过那次瘟疫后,来瞧瞧大家的身体如今如何了。
一时之间,村里人心中感激得话都不知道怎么表达。
洛灵师叔他们一行人处理得很好,并没有什么需要柳映歌再做的事情,偶尔从储物戒指内开几副药出来,也是给老人或者刚生产过后过于虚弱的妇人补身体的,亦或者是治疗一些疼痛难忍的积年旧疾,保证药到病除。
柳映歌此行接任务下山的原因也算是了结了。
替村子里的人都把脉问诊过后,柳映歌便不顾挽留,带着叶泠然离开了,虽然这个经历过瘟疫的村子是她接任务下山的原因,但是也并不完全是只为这个村子。
离开宗门前,柳映歌还从分发物资的长老那里领了不少药材,此行真正的目的自然是给周围附近的镇子和村子的人都瞧上一瞧身体情况看看病,再分发一下药材——是那些看不起病的。
自然,得打着苍穹门的旗号,不然这好事不就白做了。
做好事可以选择不留名,当然也可以选择留名,柳映歌是接了宗门的任务前来,自然得自报家门。
这一路上替人把脉问诊,有好好配合的也有不好好配合的,说什么都讲不通还质疑她的医术,嘲讽她罔为修道之人和学医之人,好似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得罪了修仙人士会有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