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二楼被分割成三个区域,有的人在安静看电影,有的人在闲聊,有的人在发酒疯。
姜颜林不经意地抬起眼,瞥了一眼斜对面的沙发上。
唯一一个落单的人正在玩手机。
姜颜林笑了笑,收回视线,轻松地回答了刚刚的话题。
有的时候,心照不宣是一种默契。
气场是一种无形的、却又可以被捕捉到的东西。
哪怕一整个晚上下来,没有第三个人察觉到微妙,但姜颜林和对方却是清楚明了的。
如果要翻译成简单直白的话,那大概就是——
“我不喜欢你。”
“我也一样。”
于是达成共识的两个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对话过哪怕一个字。
然而转机来得毫无预兆。
当姜颜林去了趟洗手间出来,路过阳台打算看看夜景时,楼下的两个身影先一步出现在了她的视野里。
阳台就在餐吧的大门正上方,从这个角度能看到整条街的景色,以及楼下门口的路灯。
灯光将人的影子拉长,两人的说话声不大,只言片语飘到了二楼的阳台。
那辆红色改装摩托车还停在原地,它的主人就靠在上面,黑发垂在肩头,面容在灯光下显得柔和了一些。
另一道身影站在她面前,温文尔雅,含着笑意低声说着什么。
姜颜林看了两人许久,忽然笑了笑。
——还说这聚会太过温馨没乐子,这不,乐子立马就来了。
突然到来的人并不在今晚的受邀名单上,但在场的半数人都认识他,倒也很欢迎他的加入。
姜颜林站在阳台上吹风,心情不错地哼起了歌。
身后是热闹起来的谈笑声,看来新加入的来客人缘不错,很快就融入了聚会。
姜颜林不用看也知道那是个多么长袖善舞的人,但同样的乐子,到现在还是能取悦到她。
埃尔到阳台上来找她,见她很喜欢站在这里看景色,便也陪着她在这里聊天。
“我和Mavis的另一个朋友来了,他刚回国,我都不知道他在国内,他还是看到我发的动态才来的。”
埃尔喜欢分享生活,所有的社交账号都事无巨细地上传自己的日常,公开给所有朋友看。
姜颜林捕捉到了关键词,轻笑着问:
“没人邀请他?”
埃尔摸了摸头,回答:“可能是找Mavis有点事吧,前段时间Mavis分手的时候,他还安慰过她,这可能就是中国人说的暖男。”
姜颜林花了不小的力气将笑憋回去。
但这不怪埃尔,毕竟心思简单的人从来不会怀疑太多。
姜颜林冲他勾了勾手指,示意他凑过来。
埃尔不明所以,但还是凑近了一些。
姜颜林压低声音:
“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他问。
她带着点恶劣的笑意,慢条斯理地说:
“你说的这个朋友,一个月前我还见过他。”
埃尔瞪大眼睛,下意识问:
“在波士顿?”
姜颜林看向夜景,语气轻快:
“不,是在另一个聚会上。就在城西那边。”
埃尔有些听不明白了,“他那么早就回国了吗?”
姜颜林没有回答,只笑了笑,继续道:
“那一天他和聚会上的一个华裔男吵了起来,而他的女伴在劝架,最后变成了三个人都在吵架。”
埃尔完全被这个八卦吸引了,立马问:“为什么?”
姜颜林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语气却毫无变化:
“因为他的女伴是华裔男的前女友,而华裔男是他关系最好的哥们儿。”
埃尔听完,嘴巴张开许久,都说不出话。
——背着好兄弟和人家前女友在一起?这完全颠覆了埃尔对这位男性友人的认知,好几秒才反应过来:
“所以Mavis分手的时候,他来安慰她是因为想泡她?”
姜颜林眨了眨眼,反问道:
“他知道Mavis分手,可他知道Mavis的性取向吗?”
埃尔还没回答,身后便响起一道冷淡的声音:
“他不知道。”
埃尔被吓了一跳,姜颜林却丝毫没有被当事人抓包的窘迫,神色自若地转过身,看向站在面前的女人。
她不知什么时候脱了机车服的外套,只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背心,长发随意搭在肩上,黑得发亮。
姜颜林的目光打量着她,久到过了界。
而她也看着姜颜林,脸上没有任何情绪外露。
无声的目光对接只在片刻。
“是吗,那姐姐可要小心一点哦。”
姜颜林说完,轻轻一笑。
她挑了挑眉,随意地回了一句:
“谢谢你的关心。”
屋里有人叫了她一声,她转身准备回去,却又脚步一顿。
“对了。”
趾高气扬的大小姐回过头来,第一次对姜颜林自报家门。
“其实你可以叫我的中文名,裴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