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天山脚下来了条小锦鲤[七零] > 第20章 赌一把

第20章 赌一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岳三川又认真地看了一遍祝余的申请信:“不过养鸡的话,谁来养呢?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像内地那样家家户户都养鸡显然做不到,弄不到那么多鸡苗。”

祝余明白他的顾虑,于是说道:“全村一起养啊,全村一起算。”

“你这个太理想社会了 ,我们村庄的生产规模还算不上生产队,根本做不到自给自足,这个村都是三师军团在其他地方的牧场农场接济的,戍边的意义远大于农垦。”岳三川点名了营厂的地位,“这样的村,附近有十几个。”

祝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可是理想社会不好吗?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不也是建设我们的理想社会嘛?”

她的这个问题让岳三川都陷入了短暂的失语,不知道该回答些什么。

接下来就听到祝余头头是道地分析:“这三个月我在村子里转了好几圈,这个部队是因为这里世代居住着一个小小村落而荒地又够多才搬到这里定居,村庄里一共住了61户人家,算上知青和老人儿童,一共有328个人。”

“你说的很对,这样的规模不大不小,因为不小,所以做不到家家户户都能包产。”祝余说道,“集中养鸡的话又会担心鸡蛋和鸡肉没办法分,毕竟我们不可一年就能养出61只鸡家家户户分一只吃。”

岳三川挑眉:“那你为什么还给我打申请。”说完还扬了杨手上的信纸。

祝余笑道:“所以我们也可以登记在册啊,每户人家每个月能分到多少个鸡蛋,自己领,领完了就没有了,如果每个月的鸡蛋还有富余的话,就另起一册给他们分,下个月富余的鸡蛋再发给没发的人,循环往复不就行了,谁都不吃亏只是时间问题,至于鸡肉,我们也可以按户分,比如三家一只,四家一只,大同社会不就是这样。”

岳三川只觉得她太天真:“那养鸡呢?你说得只是成果均分,但是养育的过程怎么均分,总有人会特别上心、也一定会会有人不好好干,可是不管怎么干,都能分到一样数量的产物,积极性就是这样磋磨完的,人人都磨洋工,产量反而不高,内地的人民公社不就是这样,但是结果呢......”

说完,连岳三川都紧急刹了车。

这话可不好讲,毕竟现在人民公社才是主流。

祝余也有些讶异地看着岳三川,她没想到岳三川一个边疆戍边的军官竟然眼光这么长远。

“咳咳。”岳三川被祝余惊讶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你就也当我什么都没说吧,我们扯平了。”

这个扯平了自然说的是上次祝余同样说出“惊世骇俗”之言的事情。

祝余看了一眼紧闭的办公室大门,压低声音说道:“其实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而且要不了多久,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采用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这才是民心所向。

岳三川听到她赞同自己,也看了一眼祝余:“你真的赞同我怎么还打申请?”

祝余摇头晃脑地说道:“因为我们村够小啊,而且在种高粱这件事上,我觉得大家还是挺和谐的。”

“那是因为大家都没有,那要是有了呢?”岳三川仍然是军人□□的思维,“谁家有个老人、有个小孩、有个病患,想要多分一些鸡蛋呢,产生矛盾摩擦呢?我刚听你的构想,这些东西仍然是‘属于大家的’,那该怎么平衡这种矛盾呢?”

其实养鸡的事情,岳三川不是没想过,只是每次想到这里之后就没了下文。

如果一项农事的实行与兵营里屯田戍边的初衷相违背的话,那无论做什么都是反作用力,都是无用功。

祝余也有些头疼这个问题。

她自顾自地拖出一把椅子就坐在了岳三川的办公桌对面,用手撑着自己的头。

祝余前辈子可以说是学术理论拉满但是人情世故总是不太通,就连导师有时候都会提点她一些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道理。

这个问题,祝余还真觉得有些棘手。

一千个人的眼里尚且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个事情的看法,人天然就会有站在自己立场的不同观点。

岳三川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学着祝余的样子撑着自己的头,与她在一张桌子上面对面地坐着。

半晌后,祝余终于放下了手抬起了头。

岳三川也学着她的样子放下手抬起了头,同时把桌面上的申请书递推了回去:“怎么样,你有解决的办法了吗?”

话是问句,但是动作却是肯定了祝余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祝余没有接过被推回来的申请书,而是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想’永远没有答案,‘做’才有办法。岳三川,没有人是想象中的提线木偶,我们不该去预设他们会做什么选择。”

岳三川来了兴趣。

祝余伸出手,把申请书推了回去:“那我们赌一赌吧?我赌人性不会那么糟糕,你呢?”

岳三川看着祝余坚定的眼神,也接过了申请书,叠好后放在自己的办公桌抽屉:“好,赌一年怎么样?大不了分不清而闹矛盾的话,最后全都分给村里人还有鸡肉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