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生不敢,只好嘟囔一句:“快乐消失了。”
洛尘笑了笑,视线却投向远方,女孩正好慌忙收走投在这里的视线,抬起了手,是跳远的姿势。
腾身一跃,过了标记的最长线,二米。
大概这就是小小身躯,巨大能量。
但这话不能让宋宁听见,洛尘想,听见了,会炸。
他们走远了。
宋宁也练完了跳远,天色昏暗许多,今日任务结束,该回家了。
喝了口水,宋宁坐在地上,没有动。
操场上有人打闹,是最轻狂的少年声响。跑道上有老师走在一起,说说笑笑。隐秘的角落里一对小情侣正在对望,眉眼中的心动,比春天的樱花还美。
一切似乎都在昭示着生活在这儿没什么不好。
是啊,没什么不好。
宋宁拎起书包,像说给世界又说给自己听,“但我就是不喜欢这里。”
从内到外的不喜欢。
体育中考如期而至,空气中飘荡着细细的雨丝。
因宜乡只有宜乡一中这么一所中学,所以体育中考就在本校校内举行,不用去体育馆,况且宜乡破大点地方也没有。
在细雨中狂奔的那三分钟,宋宁发觉自己根本无法做到随遇而安,她无法冷静又理智地去看待自己的沉寂,她有一股躁动,一股同快跑如出一辙的躁动。
她永远都是如此,她不愿隐在人潮中,不愿意就此落入一场贫瘠的春。
“加油加油!”有一句熟悉的呐喊声闯入耳中。
“洛尘你怎么来了?”她又听到一个老师问。
是啊,他怎么来了?
宋宁的脚步不曾停顿,思维却有短暂凝滞。
“来给祖国未来的花朵加加油啊。”少年的声音落在耳后,随风盛满笑意。
“来都来了,顺便来帮点忙?”又听到一个老师笑问。
“没时间没时间,加完油了,我上课去了。”洛尘仍然笑着,随即又提高声音喊了声:“加油!”
那声音跟宋宁擦肩而过,又紧贴着宋宁的耳不放,追逐着这小小奔跑的身影,跑完一圈又一圈,又跟着她,继续完成后面的项目。
在喧嚣纷杂的操场上,在耳边风声一同嘹亮时,她的脑海里却只回荡着一抹清亮的音色。
周遭每个同学几乎都有连名带姓的定制鼓励,甚至都有小旗帜不惧风雨,昂扬而立。
可宋宁只是紧紧抓着这一抹清亮的声音,无名无姓,却是她从漠城到宜乡,唯一能够抓住的加油声。
就当这加油声有她的份,就当第一次有人,特地记着她,不顾风雨的阻拦,为她送出真挚的祝福与鼓励。
体育中考的分数都是现场出,五十五分满分,宋宁三个项目加起来五十三。
虽说在漠城时,听老师讲以前体育中考这分数都必须拿满才算合格,但她现在,又不是在漠城,更不是在重点班。
宋宁心态放松地想,还算不错,总算努力没白费,至少为中考开了一个好头。
在宜乡待了两个月后,她的心情总算愉悦了些。
人大概要懂知足常乐。
体育中考持续两天,期间老师们都忙着呢,没时间给他们上课,结束的考生应当在教室安分地自习,宋宁却熟能生巧地翘了自习课。
回家休息大半个下午后,还是很累,捞起手机,想起上次网吧里的红烧带鱼,很馋。
名字记得,却没有号码,更没有地址。老年机没法搜地图,宋宁神情恹恹,将老年机扔到床的另一边,趴着,闭上眼,打算再睡一会。
的确是累,但偏偏睡不着了,她的思绪千回百转,绕来绕去,最后归于一声叹息。
不可避免地,叹息。
体育中考后一切回归正轨。
如之前一般墨守成规的日子。
宋宁好像回到了转学前的日子,三点一线,一切是那么的平静。心中也始终怀揣着一个信仰——努力可以战胜一切。
她变回了乖乖女。
她再也没去过网吧。
她又是那个好学生。
只是在每个周一晨会时,好学生即使手中拿着背书册,也会发一会呆。会在学生会汇报检查情况时,她停住发散的思维,微微抬起头,注视着那个站在主席台上的学生会会长。
他不知道。
她也不知道。
九年级第二次模考时,宋宁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在一点点恢复,发挥得很好,虽然还是不如以前,但相对这几个月,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了。
与此同时。
高三也迎来了市二模,宜乡一中安排了高二的理科重点班跟考,卷子都送到市里改。
这也算是宜乡作为章城市下直管区的一些优待。
洛尘最终的结果比宜乡高三年级四分之三的高三生还要好,过了本次二模市教育局划出的一本分数线四十余分。
实力很稳定。
这是宜乡高二年级组对洛尘的评价。
如出一辙,却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