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叹了口气,难言愁色,“他何时能醒……”
天闭,孤到你家了,若偷偷知道了你以前的事可别怪我,谁叫你不醒。
“那是哪儿?”叶看到前方有座样式特别的建筑。
随从道:“小的打听过了,那里是汐王室的陵墓,汐国亡后来此祭拜的多是汐故都原来的汐国人。”
“汐王室……”
当年安灭汐,对待俘虏国手段残暴,汐王室全部被歼灭,叶听过一定传闻。
叶想起初遇天闭时,其无意暴露的汐宗室礼数,或许陵墓中,就有他的亲人。
墓园四处,来往行人。
“祭拜者还挺多。”
“许因摆脱了安的压迫、重归安宁,勾起汐人缅怀过去……大王有所不知,祭拜者们几乎是奔着一人去的呢。”
“一人?谁?”
“听说是当年的汐国桑妙亲王。”见大王产生些兴趣,随从侃侃道来,“据说,桑妙王天资聪颖、才识压众,胸怀仁义、品行高洁,为汐先王长子,先王在世前后国之众多疑难皆缘之得以排解。其关心民生、体恤百姓,遂受万千子民爱戴。然国都陷落后,其随王室族人一同殉国了,死后还落得无头尸被外敌挂上城墙的惨境……”
“生不逢时,可惜了一世英才。”叶不免叹惋,后又转言,“如是才德之士,应该广为流传,为何孤对其没印象?”
“有道是‘能者眼界远在天边’,桑妙王自小喜游他乡,常年不在宫中,又为人谦和不张扬,名气便也传不开,但是桑妙王在夏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倒同天闭有些相似,汐国是产贤能的么?
叶念起那个封号,“桑妙……妙桑,怎么取了个短命的封号……”
妙桑人先天折寿、活不长久,是那时众所周知的。
“大王您看,”随从突然道,“那儿坐着位老者,看起来不同寻常,好不神气!不会是哪位名士大家吧?”
世人皆知霁王惜才。
老人家两鬓斑白、霜染须眉、满面苍纹,风烛残年却身板硬朗不见羸弱,衣冠不华却不沾俗气,不怒而自威。典型的饱经世故的大圣大贤之相!
打了对眼,叶走上去同其对坐。
-
“老人家,您看着像远行客,不是当地人吧?”
老人打量了下他,“小公子看着神清气爽,不似当地人这般面无佳色愁容不散,想必是他乡的得意之士、权贵之流。”
“老人家好眼力。”
老人家淡道:“见得多罢了。如今人老珠黄,好多东西都看不大清啦。”
老人给他的感觉很不一般,叶问道:“虽为远客,但无风尘气色,您是来云游观光的?”
老人答道:“老来得闲,卸下了生平琐事,再回头来观一观这世间百态,所思所感会大有不同。”
叶道:“世人步入残年多望安享天伦之乐,您倒愿意孤身游历世界,小生佩服。”
“谁不愿晚年享乐呢?”老人不然,面露感伤,“黑发不在旁,白首安不住。若我那徒儿当初不走,我也不必坐在这里。唉,命有定数,事不由人呐。”
叶问道:“徒儿?您不会是在找徒儿吧?”
老人摇摇头,“不找啦,他是留不住的性子,我知他平安便好了。徒儿遭不幸时为师未能相助,如今游一游他故乡,拜一拜他亡亲,也算不枉昔日师徒之情。”
叶道:“敢问您出身何处?看您身型,想来练过武,武派名门,难道是……兵家?”
老人一笑,“小公子眼力也不赖嘛。我徒儿也生了双擅长识人辨物的眼睛,是为我儿兵原所不能及的。”
“兵原……”叶觉着熟悉,想起来后立马吃惊道,“兵子?您是……兵祖?!”
老人对他的惊讶见怪不怪。
“我竟遇到了兵祖?”
叶起身再郑重地行一次礼。
“免了免了。”老人豪爽地笑出声。
“实不相瞒,武学中小生最崇尚兵家兵学,闻兵祖之名如雷贯耳。”叶坐回去,转言,“那么您说的徒儿是……易子?”
老人说:“那是自然,除了我儿,老衲我只有一个徒弟。”
“您方才说过他……平安?”叶不由心跳加速,“他还活着?不是说易子家生变故惨遭横祸,全家无人幸免吗?怎么……”
老人不紧不慢,“好在,他吉人天相,躲过一劫……”
没死,易子没死。
叶忙问:“那您可知他现在何处?”
“我猜应该……”老人顿了顿,“在霁国。哦,如今这儿也是霁国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