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殿下的马车里走出来二殿下
青玊从玉器店走了出来,重又坐上了轿子,刚起轿没多久,轿子忽又停了下来,轿夫们落轿于地。青玊疑惑地褰起帘子一角问道:“出了什么事?”
“贵人,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吧!”
帘子尚未褰开,帘外人的声音倒传了进来。待帘子完全褰开,青玊只看见一个老乞带了五六个小乞儿拦住了轿子,众乞儿伸着手中碗探向她。
老乞儿说:“我们都是从宜州流亡而来,三天没有吃着东西啦!贵人行行好,施舍我们一点钱,让我们买点吃食吧!”
他们灰头土脸,有气无力,瘦骨嶙峋,显然已是许久水米未进。
青玊一探兜,这才发现自己为了“凭空杜撰”出张歧川大人的礼物玉钗,花光了几乎所有的钱银。现下身上只有十几缗钱。
她把这十几缗钱都舍给了几个乞儿。他们千恩万谢,又迫不及待地奔到了粥店买粥喝。
周边的流民看见此情此景,于是都围了过来,向青玊伸出了手。
可是她的袖中空空。
人哪能见死不救!她于心不忍拔不动腿。于是想到用玉钗去换钱。这个念头冒起来,就很难按捺下去了。可是用哪个呢?
梅花玉钗她实在是很想很想送给公主,她实在是相中了它。思来想去,只有把张歧川送她梅花青玊玉钗给当了。
青玊步行至左近的当铺,不舍地将自己的青玊梅花玉钗递给了掌柜。又小心地问:“掌柜的,给期多久?”
“一月。一月不来赎回,我们就卖掉了。”
掌柜的收了玉钗,因玉有瑕,便将当价压得低低的。
“二十两白银,合500缗钱。”那掌柜面无悭吝之色,干的确是奸吝之事。
“我这玉很难得的!”
“这玉有瑕,我已经是往高了给的。”
青玊试着抬高赎价,但无果。
“掌柜的,一月之内我一定赎回。一月之内你们不会卖掉吧!”
掌柜的把当票递给青玊。“当票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一月为期。一月之内,我们不会处理掉放心吧。不过,‘我一定会回来取的’这话我听的多了,当初当物什时当家都会这么说,但是当期到了很多人都拿不出钱了,很多物什都没能赎回去。”
青玊拿过当票一看,要赎回自己的青玊玉钗要三十两白银。合750缗钱。可她一个月的薪俸才500缗钱。她要想赎回来还得再借点钱。
“我不要白银,麻烦给我换成铜钱。”
“得嘞!”
青玊拿着铜子儿,走出了当铺,才一会儿便就散光了这些钱财。
因为她的慷慨,此时又有更多的乞儿向她围了过来,并且向她伸出了手。
青玊想,无法,虽有万般的不舍,也只能把给公主的玉钗也当了去。
她手里握着那枚钗,正要转身,忽听一位年轻乞儿高声呼道:“赵王殿下在府前施粥,大家赶快去!去晚了就没有啦!”
一听见有人施粥,大家都纷纷撇了青玊,跟着这位乞儿向赵王府跑去。生怕落后了独少了自己那一份。
青玊坐上轿子。“走,去赵王府!”
轿子落在了赵王府。此时已是日落薄暮时分。夕阳橙黄色的光仿佛佛光普照,给众乞儿身上镀了一层金。
现场有赵王府的侍卫亲自主持赈粥,审户、标识、排序、散粥,井井有条。他们把灾民按照贫困等级分为几等,分别施予不同的粥食。
“粥够多,大家不要挤!够分的!够分的!”
赵王殿下则坐在一把黄花梨木的太师椅上,亲自监督赈粥。
有个孩子插队,赵王府的侍卫为让他自觉排到后面去,推搡了他一把。
赵王殿下立马喝止:“不得如此,他不过着急些,无非饿了几日了。带他下去,给他些吃食!”
青玊远远瞧见了,心想,温润如玉当说的是他吧!
赵王殿下也看到了青玊,向她投来了杂糅着夕阳琉璃色磷光的目光。那目光无限温柔。青玊一时间不好意思承接这温柔的目光,羞得低了头。
她帮不上忙,又不想添乱,只能钻回轿子里。
“走,去外城的承天门。”
楚如儿和大娘子汪氏逛了玉器店出来,一个老乞儿走上前来,颤巍巍伸出手。
“哎呀,好臭!”楚如儿一边闪避一边嫌恶地用手帕捂住口鼻。“哎呀,走开,走开!”
大娘子汪氏见女儿如此,张口训道:“你也是个不受教的!往日我是怎么教你来着的?”
“妈妈何意?”楚如儿一边说一边捉着母亲手肘,拖着母亲逃也似地躲开围上来的乞丐。
汪氏甩开了捉着她的手。“不管你平日里在家中是怎样,面对这种情形,你难道就只是逃?我不是教过你,在外人面前总得表现自己是个淑女来!不管怎样,你好歹也是贵胄之女!”
楚如儿不解,她驱赶着围上来的人。“走开走开,离我远一点!”
“你这个榆木脑袋,难道还不懂?”汪氏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戳了一下她脑门瓜!“施舍呀!你装也要装做高尚!在外面怎样也要挣一个贤名!”
“哦哦!”见母亲把话点明了,她这才从袖子中取出碎银子来。“舍多少?”
“当然是都舍了!你难道还替你父亲省钱?”
楚如儿不情愿地把这一把碎银子都仍在了地上,当即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众乞儿都去抢碎银子了。
汪氏又将自己身上的碎银子递给了楚如儿。楚如儿稍一犹疑,捉着这把钱也撒了。
汪氏看向吴虹家的。吴虹家的会意。把自己身上的碎银子都抖了出来。悉数交给了楚如儿。
楚如儿第三次撒钱。
又听吴虹家的朗声道:“舍财的这位小姐是太仆寺少卿楚家嫡长女楚如儿!”
大娘子汪氏投来感激的目光。这位吴虹家的果然是自己的体己人儿,行事做派都极稳妥!这个时候吴虹家的知道要为自家小姐留个贤名。毕竟做了好事要留名。
青玊与楚如儿同样舍财,却因为只有后者在施舍时留了名,所以楚如儿舍财赈灾的名儿很快在京都传开了去。大家都赞楚如儿是活菩萨。
青玊将自己买的梅花玉钗赠给了永乐公主,并告诉公主她外出采买胭脂水粉,偶然遇到了张歧川张大人,这枚玉簪是张歧川张大人送给永乐公主的。
永乐公主喜不自胜,每日都把玩这枚玉簪,平日里也都将它戴在发髻上。
这一日,宫中赋雪园的菊花开了,开得甚好。陛下请张歧川张大人一同赴赋雪园赏菊。早有内侍将此消息汇报给了永乐公主。永乐公主带着青玊就杀到了赋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