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豆芽的时候她特意问了好来婶,确定豆芽这里没有,至少村里和县里没有,但她不知道这里人的口味更偏好哪种,便问道:“黄豆芽和绿豆芽好来婶觉得哪个更好吃?”
“我和你叔喜欢黄豆芽,云丫头喜欢绿豆芽。”好来婶咂了咂嘴,回忆道:“黄豆芽有嚼劲,绿豆芽太水,一炒就没了,但绿豆芽更容易入味,更爽口,反正都好吃。”
好昕也喜欢绿豆芽,云丫头不爱嚼东西也喜欢绿豆芽。好安心里大概有数了。
第二天,平日里空荡荡的晒谷场挤了不少人。有的是买东西,有的是卖东西。
好安和田桂早起占了一个中心位置。
看着一个接一个的人头,好安问道:“怎么这么多人?”
田桂道:“还行吧,可能有些外村的,但我们村人本来就不少,而且这次是小集,如果是月中的大集人更多。”
好安见有人走了过来,便赶紧将豆芽掏出来,放在提前备好的盆里开始吆喝。
“卖豆芽喽——绿豆芽,黄豆芽,新鲜的豆芽。”
每根白嫩嫩的豆芽上没有一丝泥土,搭配着嫩黄嫩绿的豆瓣看着就让人舒心。
大伙没见过这种菜都纷纷围着,只看不买。
围着的人太多难免溅起一点泥土,豆芽溅上泥土可就不好看了。
好安连忙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放到盆下面。
“这什么啊,怎么没见过?”刚把盆抬高便有好奇的忍不住问了。
“这是绿豆芽和黄豆芽,一文钱一捆。好吃又便宜。”
豆芽的优势就是便宜。果然,大家一听一文钱一捆就开始犹豫了。
“绿豆芽看着也太细了吧,怎么和黄豆芽一个价呢。”
“但我们这一捆量多呀。”好安拎起一捆,一边称重,一边说道:“你看和黄豆芽重量一样的,足两。”
“能尝尝吗?”有人对绿豆芽来了兴趣。
“能,当然能。”好安赶紧拿出一些零散的,分给大家尝尝,“是不是脆脆的,还有点甜。这个放锅里只要简单的炒炒,就是一盘好菜。”
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年轻小媳妇尝完后,问道:“这个只能炒?”
“怎么都行,能炒菜能煮汤。可以和肉丝或者鸡蛋搭着炒。”好安指着绿豆芽说道:“哪怕寡炒加点醋就特别下饭,老人孩子都爱吃。”
“这小姑娘可真会说。”周围人见好安说得头头是道都有点馋了。
年轻小媳妇也没忍住,指着盆道:“我拿一捆,试试看。”说完递给好安一个铜板。
“好嘞。”
有人开头便有人跟风,更何况还是新鲜事物。
“我来两捆,一捆黄豆芽,一捆绿豆芽。”
“前面不买的让让,我也要。”
没过多久三十几捆豆芽就卖完了。
“小姑娘你准备的太少了。”没买到的人一脸不悦,想尝鲜都没机会。
好安也没想到居然卖的这么快,大伙对新鲜事物接受度好高,她准备下次再发一点花生芽试试看。
“十天后,下次赶集我还在。到时候我一定多备,尽量让大家都买着。”
第一次出摊成功,好安也不逗留,买了一条肉开心的回家了。
————
今天集市,王翠花也买了一块肉做炖豇豆。
菜刚好,还没盛出来,好方就闻者味来了,迫不及待的从锅里夹了两大块肉。
好雪坐在里面烧火,看见亲哥一副馋鬼投胎的摸样气不打一处来,开口嘲讽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你明明和成言哥一起上的学,成言哥都考上秀才了,你怎么连童生都不是。就知道吃!”
“谁准你这么说你哥的。”王翠花不乐意别人说他儿子不好,哪怕这个人是她女儿也不行,“读书多累。不吃饱了怎么读,怎么考秀才。”说着王翠花又夹了一块肥肉喂给儿子。
好方满满地塞了一口,得意的朝好雪看了一眼,存心说道:“娘,肉真好吃,我明天还想吃。”
“娘明天再买。”
好雪看着毫不知羞的好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等他考上秀才还不如我嫁个秀才来得快。学这么多年,童生都考不过,还秀才,我看不如回来重地。好安都知道去集市上卖东西挣钱,他就知道吃。”
“好安去集市上卖东西了?”王翠花盛菜的手一顿。
“对,卖什么豆芽菜,都卖光了。好多人想买都没买着。集市散的时候我看她手里还拎了一条肉呢。”
“挣钱了?”
“当然,她摊子上围得可是里三圈外三圈。”
王翠花不说话了,眼珠子却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