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两也不是掏不起,但什么都不说就付钱总感觉自己吃大亏了。
“你把他妹也买回去,他干活也卖力是不是?”
牙人刚说完,余二狗便说道:“我有力气,我能干活。”说着,拉着他妹要给好安磕头。
“闭嘴。”好安冷冷说道。
砍价的时候最讨厌有人唱反调。
余二狗被好安冰冷的眼神震慑住,不由把身后的妹妹朝自己怀里搂了搂。
“就她那细胳膊细腿,都没我家门闩粗,买回去都不能干活。”好安摇摇手,说道:“十五两绝对不行,十三两。”
“十三两太低了。”牙人拍了拍册子,“这个价格都不如卖去青楼。”
小姑娘一听,身体一哆嗦,头埋得更低了。
“十四两,最多了。”好安指了指小姑娘,说道:“她那嘴巴什么样你也见了,最多十四两。”
牙人没想到好安眼这么尖,小姑娘都没抬头就发现她兔唇。
“这,十四两有点……”
“十四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牙人扫了一眼小姑娘,这小姑娘确实是个累赘。愿意掏十五两的人是有,但知道她兔唇之后都觉得晦气。
今既然有人不介意,便宜一两就一两吧,总比烂在手里的好。
“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牙人怕好安反悔,以最快的速度办完了手续。
“要改名字吗?”牙人执笔问道。
“原名叫什么?”
“余二狗,余三妞。”
“要换新名字吗?”好安看向余二狗。
“小的都行。”
“余二狗是不大好听,叫余二壮吧。”好安也是个取名废。
“谢主家取名。”
落笔成契,好安接过新的卖身契,带着两人回家了。
到家,好安便去忙自己的事,把二人交给谢宗林。
等谢宗林安排两人洗漱干净,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好安才重新出现。
余二壮一见着好安就拉着余三妞,说道:“给东家磕头。”
“别整这些虚的。”好安不知从何处端出面粉和水,“时间就是金钱,赶紧干活吧。”
“好的东家。”余二壮赶紧接过。
先前东家一直在讨价还价,对他妹妹的不喜是明晃晃的挂在脸色,没想到还给她妹买了一身衣裳,虽然是最便宜的,但很舒服。
不嫌弃他妹的都是大好人,余二壮想道。
余二壮先用温水把老面酵子化开,然后加面搅拌成絮状。
看到这,好安便知道余二壮手艺还行,至少揉面没问题。
“不错。”
流程没问题,动作也熟悉,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馒头完全没问题,好安十分满意,十四两值。
“我们来做个新的。”好安重新拿出两份面粉,一份递给余二壮。
好安一边示范一边说道:“和面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温水,面粉里加盐,加菜油,加碱水。面团要硬,不要全发……”
和面加的东西不一样,但手法是相同的。余二壮一开始有点生疏,但后来发现和做馒头没有太大区别便逐渐得心应手。
“擀成中间宽两头尖的长条,然后卷起来,开头卷的松,后面卷的紧。快要卷到头的时候停下,剩下的小尾巴放到面饼底下。”
软白面皮在好安手里变得像花一样,不等余二壮欣赏,好安一掌把面团按扁。
“把它擀开就能上锅了。”好安看向余二壮,问道:“会了吗?”
余二壮面露迟疑。
“步骤记住了吗?”好安重新问道。
“记住了。”余二壮点头道。
好安指了指自己面前和他面前的剂子,说道:“这些都给你练手吧。”
白吉馍最难得是面团里碱水的比例、发酵的时间和烙制。
碱水放多了面团会发黄,口感发涩。
面团发酵时间长会变软,时间短会硬实。
烙制也是,大火易焦小火不脆。
余二壮还算有天赋,一下午加一晚上,白吉馍除了有点软,其他方面都有模有样。
“还行,明天继续练。”
晚上,谢宗林炒了两大盆菜,一盆炒豆芽,一盆土豆丝炒肉。
“对了,你明天教余二壮炒豆芽和土豆。”
这里对点心的定义十分宽泛,只要能拿在手里吃的都算点心。所以好安准备在云台寺斋堂推出素夹馍。
里面素菜就配豆芽、土豆和香干。豆芽和土豆炒一炒,香干麻烦一些,要用卤水煮。
一想到豆皮,好安连忙把黄豆泡上。
好安忙完,重回饭桌的时候用觉得自己还是忘了什么事情。
好安:“你前面的门关了?”
谢宗林:“关了。”
好安:“米面粮油补上了?”
谢宗林:“补了。”
好安:“不对,我今天肯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做。”
谢宗林:“周大还在柴房关着呢。”
“对。”好安唰一下站起来,谢宗林身份有问题去不了衙门,送周大去衙门只能好安去。
“现在已经散衙了吧。”好安说道。
谢宗林点点头。
“那明天吧,明天一早就去。”好安重新坐下。
周·饥肠辘辘·大:想去衙门,衙门至少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