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成苏轼的农家妻后[美食] > 第48章 负荆请罪

第48章 负荆请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织女与牛郎遥遥相望三百余日,今夜是否在鹊桥幸福相聚,季璋不知。因为连距她只有一桥之隔的苏轼,她都看不清。

见其又是那副欲言又止想要辩解的“好人”模样,早已释怀的季璋选择放过他,也放过自己,

“苏子瞻你知不知道,朝云的卖身契在她自己手中。从她踏出望湖楼那一刻,她便已是自由身。”

苏迨出家一事,其中是否有朝云的手笔,季璋已经不在意了。毕竟再如何纠结前因,也改变不了苏迨已经离开自己身边的事实。

正在措辞的苏轼闻言一愣,下意识摇摇头,内心不禁升起一抹可怕的念头,“所以之前那些话···”

季璋接过他的话,一字一句替他确认道:“那些话,都只是在试探你罢。”她只是想要一个苏轼对原主的态度,眼下看来原主果断离开是正确的选择。

对面白色的身影一晃,仿佛受到了什么重创,挺拔如松的身姿如缩水般蓦然矮了一截。

掀开这层遮羞布,苏轼之前那些费尽心思、委婉求情“中立”话术下的真相,水落石出般赤裸裸展现在二人面前

——王闰之与朝云,他看似公正不偏不倚,实则次次都选择了后者。

“你走罢,我要回院了。”瞧着对面失魂落魄的男人,季璋往桥旁挪了挪,将离开之路让了出来。

苏轼闻言,强撑着挺直自己的脊背,踏上了靠近季璋的拱桥。

一丈宽的桥,三米三的路,最多不过十余步的脚程。他却觉每一步都十分艰难,走得十分缓慢,仿佛这是通往刑场的路。

途径季璋身边时,苏轼驻足望向她,眼神中满是哀求,颤声道,“闰之,我带你去书房看我们成亲时的玉佩,好不好?”

“不用了。”踩着他的尾音,季璋迫不及待回道,仿佛生怕晚一秒就会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一般。

面对季璋明晃晃的嫌弃,苏轼喉头滚动,嘴似是黏住了般,半晌才堪堪开口,“那你会离开我吗?”

季璋避而不答,往旁边挪了一大步,欠身行礼道:“夜深了,郎君还是快些回去罢。若是因此受凉发热,我是万万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好。”感受到苏轼落在自己头顶上的灼灼目光,季璋还以为他又要说些什么,不曾想他竟格外痛快。

望着他离去的利落背影,季璋总觉得自己遗漏了什么信息点。

罢了,总之她是要离开的。苏轼的心思,不值得她浪费精力去琢磨。

*

七夕之后,苏轼果然如他所言,开始不着家了。不过,季璋原本就没将他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故而这日子并未有多大变化。

反倒趁着菱角、莲藕等云英面食材集中成熟的夏秋交际,季璋生出了做云英面的念头。

瞧着因冒牙而涎水直流的苏过,季璋不厌其烦地换下其脖子上已经被浸湿的帕子,吩咐道:“二宝记得多拿些食材,咱们多做点给过哥儿备着。”

这云英面,虽带着一个“面”字,但实则是把莲藕、菱角、芋头、鸡头、荸荠、慈姑、百合等料与瘦肉混合蒸熟,加入糖与蜂蜜揉成的食团;放凉之后,直接拿刀切着吃的面片。

正适合苏过这种过渡饮食结构的小孩。

“是。”

须臾之后,感受到身边的二宝还未行动,季璋抬头问道:“发生何事了?”

“娘子,朝···那人又来了。”二宝支支吾吾道。院墙留下的拱门并不大,奈何朝云身上明亮的珠白色衣裙,在刘家兄弟深色衣裳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刺眼。站在院中的二宝,一眼便瞧见了院外那抹熟悉的倩影。

自从七夕那日之后,郎君久不回府,朝云又开始天天守季璋院门口了。相比于花朝节前第一次强制请安的“示威”,这次的朝云仿佛是来负荆请罪的。

二月初的倒春寒尚能通过穿衣抵御,但初秋的秋老虎却是无孔不入,让人无处可躲。

无云遮掩的烈日不留余地地散发着热气,连带着拂面的风也变成了热风。那些不得不出门的行人皆行色匆匆脚下生风,只求早些回到能求得片刻凉快的屋内。

树荫下乘凉仿佛成了一个笑话,朝云却每日站在院外树下自讨苦吃,颇有一种不见季璋誓不罢休的决心。奈何弯月经过一轮阴晴圆缺的替换后,朝云也未能踏入季璋院子半步。

季璋起身抱着苏过往上首走去,满不在乎道:“还是与往常一样,无视便好。”如今她早已有产业傍身,在家也有收入。朝云这损人不利己的招数,压根威胁不了她。

二宝却道:“娘子,她手里好像拎着云英面的食材。咱们还要去大厨房拿吗?”

季璋闻言停下脚步,回头扫了一眼院外只能看清的人形,将苏过递给一旁的余乳娘,“余妈妈,你先抱着过哥儿回房罢。”

这朝云,当真不是省油的灯。让她感化任采莲,不见成效;反倒是将她身边的二宝给拐走了。季璋只道,不为自己所用的聪明人皆是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