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谈话,杨玉环并不在场,但李琩与她再一次密会,告诉了她这些消息,也算是对她提醒自己注意李亨动向的报酬。
月影在李琩和杨玉环的脸上静静流淌,映出他们略显疲惫却又透着坚定的神情。
杨玉环皱眉,“李璘?”她一听这个名字,就陷入了沉默。
李璘在历史上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在安史之乱后期割据江南,也是有野心的一位皇子。
不过,真正历史上,他的野心是从玄宗在玄宗下达分遣诸王诏之后开始逐渐显露的,他招募数万军队,沿江东下,表面声称要北上平叛,实则有割据自立的意图。
可能是因为这次太子提前倒台,白白空出了太子之位,李璘的野心就跟着提前显露了。
“殿下,李璘并非善类。”她提醒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劝皇上兵分两路。我曾答应过士兵们,让他们自己选择。但太子领兵逃窜之事刚发生,我若是此时再提这事,父皇说不定还会怪罪于我。”
“是的,我们不能提。”杨玉环肯定了他的说法“我们让天意提。”
详细讨论了计划后,李琩突然开口问她:“如果兵分两路,你会选择去哪里?入蜀,还是北上?”
“我......”她顿了顿,抬眼望向营帐外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天地,“我选择月光下的长安。”
等杨玉环回了驿站,在门口打地铺的云裳依旧没有睡着。她看到杨玉环回来,吓了一跳。
“娘娘,您不是睡了吗?”她竟然没发现杨玉环偷偷跑出去了,一直以为她在屋里已经睡着很久了。
杨玉环看了看憔悴的云裳,她的头发有些乱,地铺也被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她弄的皱皱的。
她摸了摸云裳的脑袋,说:“不要在外边睡了,冷。你进来睡吧。这是命令,不要拒绝我哦。”
她看云裳还在犹豫,接着说:“放心吧,我不打呼噜。也不会半夜梦游起来拿簪子戳你。”
云裳听了这话,被逗得笑出了声。她领了命,把地铺搬了进去。
杨玉环看着她躺躺在地上缩成一团的身影,有些心酸。
若不是这张床太小,容纳一个人都有些拥挤,她真想让云裳上来和自己一起睡。
那皇帝一个人占了个最大的大床,楼道里却有宫女们打着地铺、将士们更是风餐露宿。
她听说,喜欢睡觉的时候缩成一团的人,缺乏安全感。
云裳身为侍女,时时刻刻把自己包装成刺猬,需要保护自己,但其实她也只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小丫头。
由于历史被改变,军队不需要再去扶风,而是前往眉县,然后从眉县出发,直接上裹斜道南下。
而第二天,马车上的玄宗,突然发现杨玉环和中邪了一般。
她一路上眼神呆滞,一言不发,时而莫名其妙地又抹几滴眼泪。
这不仅吓坏了玄宗,更是让云裳担忧不已。
昨晚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成了这个样子?
玄宗忧心忡忡,不停地询问杨玉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她只是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没有任何回应。
玄宗见此情况,心中越发焦急。
他又一次感到无助。
从安史之乱开始,这种情绪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他,让他本就年迈的身体越来越摇摇欲坠。
他立刻传令下去,让太医令前来诊治。
等太医令来的路上,他一次一次地在杨玉环耳旁呢喃着,祈愿着让她千万不要有事。
可太医来了之后,反复为杨玉环把脉,又查看她的气色,甚至用针扎她的食指肚,看她是否有反应。
但不管是怎样,都看不出来杨玉环有任何异样。
于是,他无奈之下,只说杨玉环似乎心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具体原因他也难以判断。
一路上,唐玄宗和一言不发的杨玉环并肩坐着,粗糙的手轻轻地抚着她细腻的手背。
“玉环,你千万不要有事,千万不要......你若是出事,留我一个老头子可怎么办啊?”
这是很长的一段路程,军队走到梅县的驿站才停下来休息。
唐玄宗把杨玉环安置在自己的房间,一直守着她。
一旁的高力士突然端着一颗丹药来玄宗身后。
他隔两天晚上便会吃一颗丹药,据说能保证身体健康。而今天,恰好就是吃丹药的日子。
他看到丹药,突然想起了什么。
“传叶法善!”
如果太医令不知道杨玉环是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叶法善说不定知道。
科学走不通,他选择了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