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个瘦弱的老妇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向着城墙上的守卫磕头:“求求你们,开开城门吧,我这小孙子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他可怎么活啊!”她身旁,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饿得双眼无神,虚弱地靠在她身上,连哭闹的力气都没有。
当杨玉环等人的车马浩浩荡荡出现在城门外,流民们纷纷回过头来,用一双双发着绿光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军队。
杨玉环也被车马外的熙熙攘攘所吸引,探着脑袋扫过一张张消瘦的脸。
城门上的一个将士看到军队的到来,立刻下令打开城门。城门缓缓打开,沉重的吱呀声在喧闹中格外刺耳。
就在城门开启的瞬间,汹涌的流民不顾一切地朝着城内涌去。
“退后!都给我退后!”士兵们大声呼喊,声音被淹没在流民的哭喊声中。他们挥舞着长棍,毫不留情地朝着流民的腿上、身上打去。一时间,哭号声、叫骂声、棍棒击打□□的闷响交织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那老妇被人群挤倒在地上,一双双脚从她身上踩过。
有将士从城里跑出来,到李琩马前行礼。
“元帅。”
“这些流民是什么情况?”李琩问。
“这两日泾水洪灾,淹了些田地,平凉城又无法容纳这么多乱民,杜副使怕他们影响城中秩序。”
杜副使?杨玉环一愣:“哪位杜副使?”
“杜鸿渐”李琩答到。
完了。
杨玉环心想。
历史上杜鸿渐为了给自己谋官,就暗中命人在平凉修建了与长安比肩的豪华宫殿,引起民愤。
她居然忘记了在平凉还有这么一个隐藏的大雷。
再看从官兵棍棒下爬起来的百姓,她瞬间觉得头皮发麻。这群百姓该有多恨自己啊。她连忙对身旁的李琩说:“快制止他们,怎能如此对待百姓!
李琩勒紧缰绳,提高音量,对着士兵们喊道:“住手!都别打了!”士兵们听到命令,动作一顿,纷纷停下手中的棍棒,退到一旁,可流民们依旧在往前涌,秩序依旧混乱不堪。
“大家稍安勿躁,我们这就为你们搭建营帐,请大家稍作休息,我们在城中准备一下,再迎大家进城。”
李琩又转头对那迎接他的将士说道:“速去清点城中粮草,统计可供应人数,再派人在城外搭建简易营帐,安置流民。”将士领命,迅速跑回城中安排。
一进城门,就看到杜鸿渐极尽谄媚地站在门内,身后甚至还跟着太监,太监手中漆盘上还放着一个茶壶,还有一杯热腾腾的茶。
街道两旁还有不知何时冒出的乐师们,也匆忙奏响丝竹鼓乐,一时间,鼓点、琴弦声与流民的喧闹声混作一团,嘈杂得让人耳根不得清净。
难得他在这么快速度内把迎接队伍准备得这么周全。
看着这场面,杨玉环真的是一个脑袋顶两个大。但她脑袋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一阵风扇小了——有侍女拿着扇子跑到她身边扇风。云裳看见这架势,嘴都惊得合不拢了。
李琩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阴沉了,杜鸿渐却和没看出来一样,让那太监给李琩把茶送过去。
那太监立刻端着漆盘上前,恭恭敬敬地将茶盏递向李琩。可就在这时,一个流民被人群挤得摔倒在地,正好撞在太监身上,太监一个踉跄,手中的漆盘险些掉落,滚烫的茶水溅出,险些烫到李琩。
瞬间,就有士兵冲上前来,把那百姓摁着跪在了地上。
杜鸿渐脸色骤变,怒目圆睁,对着那流民大声呵斥:“大胆刁民,竟敢冲撞元帅!来人,给我拖下去!”
杨玉环见状,立刻上前阻拦,神色冷峻地说道:“杜副使,不必和他计较了。”
李琩也摆了摆手,示意那百姓退下。
等杜鸿渐真正把李琩等人带去迎接时,杨玉环才真正看到了“盛世大唐”。
那行宫里的装饰、器物、仪仗,无一不是照着长安城的模子刻出来的。
朱门宏伟,铜钉饱满,石阶光滑。
踏入行宫,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奢华景象。地面铺着制作精美的地毯。
桌上摆着的瓷器和玉石,够养活多少博物馆。
殿内的家具似乎也都换过新的,就连座椅的扶手上都雕刻着精美的龙凤雕像。
“本王怎不知平凉还有这样一座行宫?”
杨玉环都听出来李琩的声音是从牙缝里发出来的了,但杜鸿渐偏偏抓住了这个邀功的机会——
“这是微臣专门命人加急在旧宫殿上改造装饰的,就为了给殿下您接风洗尘。我们还备足了山珍海味和美酒佳肴,就等您到这里,给您献上。我已经吩咐下人去准备了,很快就能给您端上来了。”
杨玉环问:“准备食物这么快吗?”
杜鸿渐更自豪了:“娘娘您有所不知,我们每天都会准备一桌新鲜的菜肴备用,只要殿下来了,我们稍作加工就能够呈上来。
这样说的话,还真不知道这段时间杜鸿渐浪费了多少东西。
“那我就看看,你准备了哪些食物。”李琩“赞许”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