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尽管李璘觊觎皇位已久,但碍于李亨和玄宗的权势,硬是等到皇帝任命他带兵在南方平叛后才自立门户。
现在没了李亨,他连演都不演了。
杨玉环也不再问下去了,“快去军营里找弟弟吧,他很想你的,前段时间没少在军中闹腾。”
江采萍告别后,她急忙去书房找李琩和高适。
果真,她在门口听到了门内两人的对话。
进门后,高适一看到她就不再说话了。
“没事的将军,继续说吧。”
高适并不是厌恶贵妃,他只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女子在的时候不谈政事。他并不知道在这支军队里有这么一个贵妃。
“我走之前打探到的消息,李璘派人拜访长沙太守李岘,江陵尹吕諲,送去信件意图拉拢他们,打着为太子李亨除佞的旗号结党营私,暗通款曲。去找李岘的使节带着回礼回来,但据说去找吕諲的使节回来时脸色很不好看,应是被大骂了一顿。”
杨玉环站在一旁,轻声道:“殿下,李璘虽然野心勃勃,但他毕竟还未公开反叛。如果我们贸然行动,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甚至逼他彻底倒向叛军一方。不如先以朝廷的名义,派人安抚李岘,同时暗中监视李璘的动向,以防他进一步勾结叛军。”
她顿了顿,“还有,我们应当抢先控制住江南地区,毕竟那是战时的粮仓。”
李琩:“若是要控制江南,就要控制住扶风,否则我们很难能与南方沟通。近日有战报,燕军数次围攻扶风,倒是迟迟没有进展。”
高适:“我来时路过扶风,薛景仙将扶风守得固若金汤,燕军虽多次围攻,却始终未能攻破。薛景仙不仅善于守城,还多次主动出击,袭扰叛军粮道,使得叛军疲于奔命,无法全力攻城。”
杨玉环:“那么南北的道路是畅通无阻的,我们必须要派一个可靠的将领去一趟江陵。”
派谁呢?
军中一同北上的官员与将领们,并没有在江陵任官过的。
本想直接派高适去,但是转念一想,李璘刚给高适判了刑,他不适合出现在南方,如果与朝廷碰上,他就是死路一条。
最终,他们选择了派裴冕南下江陵。
裴将军曾追随哥舒翰在战场厮杀,对敌经验与政治水平都为上等。
任命裴冕之后,杨玉环说:“我建议,再派一个人和他一同南下,在江陵分开,接着去临淮找贺兰进明,在东南方与我们接应。”
之所以在东南方找贺兰进明,是因为一个人——张巡。
当睢阳城在围困中断粮时,睢阳附近有三支唐军: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而三只唐军都隔岸观火,没有人出兵救援,造成了睢阳城中“吃人”的惨状。
于是,在离开书房后,她去找了江采芹。
当初救江采萍的时候,就是因为江采芹具有极高的军事智慧,他能够在一团乱麻的信息中找到真正重要的任务。
“见到你姐姐了吗?”
她看到江采芹的时候,他正坐在靶场旁的木桩上发呆。
箭矢的破风声此起彼伏传来,士兵们正在练习射箭。
一声令下,一排士兵对着面前的箭靶子射出十只箭。等每个人都射完,再一声命令后,他们齐刷刷地跑向前去拔起箭靶子上的箭,将箭筒递给下一排士兵。
大家训练地有条不紊。
其中,有不少士兵肉眼可见地瘦弱——他们是朔方军留下来固守阵地的士兵。
其实,当他们抵达灵武时,集结的军队大多都是外来的。真正的朔方军早就跟随郭子仪和李光弼投入了战场,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守城。
但所有人,此时都在一阵阵箭雨中反复练习。
江采芹就看着箭矢一次次划破面前的空气,一言不发。
当江采芹听到杨玉环的声音,猛然回过神来,连忙起身行礼:“贵妃娘娘。”
杨玉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随后坐在他身旁。
江采芹点了点头,“见到了。姐姐她……瘦了许多,但精神还好。多谢娘娘救了她。”
杨玉环从没见过他对自己这么恭敬。
毕竟之前他针对自己多半也就是因为杨贵妃与梅妃争宠将她害进冷宫。
“没关系,也算是我给她的一些补偿吧。在两军交战时,专门救一个女子,我可是顶了不少压力,你想怎么报答我?”
江采芹立马单膝跪了下去,说:“娘娘,有何吩咐尽管直言,江采芹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杨玉环让他离自己更近一些,低声说:“永王在南方蠢蠢欲动,意图自立门户。我们已派裴冕南下江陵,我需要你随裴冕一同南下,但你抵达江陵后继续东行,你要一直走到临淮,去找贺兰进明,并统一起彭城和谯郡的军力,一同支援张巡。张巡是用兵奇才,你天赋极高,跟他一起在东南方与燕军对战,并与我们接应。”
江采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杨玉环:“这个任务十分艰巨,他们不一定会同意出兵,这就是我选你的原因。我相信你。”
“娘娘信任采芹,采芹自当不负所托。只是……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可否托付娘娘照顾好姐姐?”
杨玉环笑了。
“好,我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