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你这个国贼!”
“还我儿的性命!”
“安禄山你的死期到了!”
喊叫声像是浪潮一样一层接着一层,安禄山的亲信们见状,顿时慌了神。他们试图拔剑驱散人群,但百姓们早已被压抑的怒火点燃,根本不怕这些残兵败将。
他们一拥而上,将安禄山的亲信们团团围住,抄起家伙就开始一顿狂揍。
安禄山肥胖的身躯在人群中显得十分笨拙。他试图挥舞手中的剑,但很快就被一名壮汉用铁锹打落。紧接着,无数双手伸向他,将他从马背上拽了下来。
“你们这些贱民!朕是皇帝!朕是皇帝!”安禄山疯狂地嘶吼着,试图用最后的威严震慑住百姓。
然而,他的怒吼只换来更多的愤怒。
时不时还有些百姓被身后愤怒的铁锹误伤,但他们也没有回过头去看是谁对自己动的手,而是把这愤怒传递到人群最中央安禄山的身上。
他就像是一只泡水肿胀的肥虫,在人们的脚下扭来扭去。鲜血从他身上各个角落溢出,逐渐染红了他的衣服,染红了地面。
有些士兵从四面八方赶来,拿起刀就像人群最外围的百姓砍去,要救出最里边的安禄山。
但是,谁也说不准是不是全长安的百姓全都来了,这一片沸腾的人海,哪怕是穿着盔甲带着大刀的士兵都控制不住。
最终,那只肥虫静止了。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叛军首领,就这样死在了他曾经统治的长安城百姓手中。
但百姓们的怒意没有发泄完,他们的殴打并没有停下,直到安禄山几乎变成了一摊肉泥,才四散开来。
接着百姓就四散开来追杀官兵去了。
官兵们见安禄山已死,已经不想再和百姓们起冲突了,不少人向他们投降。但是已经杀红了眼的人们没有理会他们的认输,只是一口气涌上去,把这些曾经压迫剥削自己的乱臣贼子一扫而空。
当唐军破开长安城的城门,看到的是一团乱麻的街道和安禄山被打烂的尸体。他身边还有不少烂菜叶子和鸡蛋,和血液、脂肪搅和在一起,散发一股恶臭。
将安禄山点天灯的想法不仅是杨玉环一个人的,更是长安百姓的。因为当杨玉环赶到现场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安禄山的尸体旁架上了一口锅。
百姓们并没有因为安禄山的死而停下脚步。他们的怒火依旧在燃烧,仿佛要将这座曾经被叛军蹂躏的城市彻底清洗干净。
有人高喊着:“拿安禄山的油脂点天灯,让他死后也不得安宁。”
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几名壮汉走上前,用铁锹和木棍将安禄山的尸体翻了过来。他的身体早已被殴打得稀烂,脂肪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滩黏稠的液体。有人拿来一口大锅,将安禄山的尸体碎片扔了进去,随后点燃了柴火。
火焰熊熊燃烧,锅中的油脂逐渐融化,发出“滋滋”的声响。
百姓们围在一旁,有人低声咒骂,有人高声欢呼,还有人默默流泪,祭奠那些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
他们把熬好的油脂又进行加工后,放到提前准备好的灯展中,摆放在长安城外的战场上,为每一个丧生在安史之乱中的将士点上天灯。
在这场战役中,安庆绪被活捉,直接扔进了长安城的天牢,其他曾效忠安禄山的大臣们也被控制起来,等待杨玉环一一审问他们,再诉说自己对大唐的忠心,以此来获得赦免的机会。
杨玉环丝毫反扑的机会也没有给他们留,安禄山的所有亲信们一个都没留,罪责较重直接斩首,其家族也流放边疆,罪责较轻的也扔进了天牢里。
长安城回到了自己的手上,她知道,现在该论功行赏了——长安城里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家族,都是为了拿到封赏才出人出力的。
第二天,在朝堂上,杨玉环命所有在长安中的大臣前来议事。
她站在众人前方,穿着庄重的衣服。分明视线相平,但一股强大的压迫感扫过每一个大臣。
“去把寿王殿下接过来,李璘谋权篡位并非正统,长安城还缺一个皇帝。”
她顿了顿,说“在他到来之前,由我暂且接管朝政。可有异议?”
这话一出,长安城里就有官员不满了。“娘娘,臣认为朝廷应由李泌大人代管。”
李泌立马说:“军师为国事操劳已久,是范阳和长安收复的首功之臣,自应暂代朝事,微臣不敢逾越。”
杨玉环一笑。当人足够强大的时候,遇到质疑自己是不用开口的,自有人替你摆平。
她扫视着每一个大臣,说:“既然没有异议,那就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