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 第57章 李璘写书信恐吓,李琩君临长安城

第57章 李璘写书信恐吓,李琩君临长安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一刻,她再也不是盛世的祭品了。

大殿走进一个商人。

在重农抑商的时代,普通的市井商贾是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站在大明宫内,直接向朝廷觐见的。但这一次,杨玉环下的通知是:凡城中百姓,皆可入宫,无论出身,无论种族。

虽然平日里他在市井中游刃有余,但此刻站在大明宫内,面对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他的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但在杨玉环温和的凝视下,他鼓起了勇气。

“娘娘千岁。”他恭敬地行了一礼。

“草民参见娘娘!草民是长安城内的布商。今日有幸得见娘娘,实在是三生有幸。”

杨玉环微微一笑,点头示意他继续。

布商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随即说道:“娘娘,草民今日前来,是有事想找娘娘求助。当时,有胡人来我铺中强抢布帛,又放火烧了我们的铺子。可现在草民已完全没钱财可以修缮了,不少同行也有类似的困境。”

杨玉环点了点头。长安曾是天下商贸中心,如今虽遭战乱,但根基犹在。

“我们将先设立临时市集,供商人摆摊交易。同时,官府可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商人重建商铺。此外,我们还需修复道路,确保货物能够顺利运入长安。”

她看着商人的眼睛,继续说:“同时,我们将减免商税,鼓励商人重新开市,吸引四方商贾前来贸易。”

杨玉环听说,当需要体现对一个人的尊重时,最重要的就是看着他的眼睛。果真,在她友善到有些“慈爱”的目光下,商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天下来,把杨玉环折腾得够呛。虽然四周还有其他大臣和她一起出言建策,但她依旧觉得自己好像度过了最煎熬的一天。

因为这会面事故频发。

那书生手里的鸡一进宫不知怎么得和疯了一样地扑腾起来,书生的弱身板手无缚鸡之力,一撒手鸡差点飞到天花板,还掀翻了一个花瓶,把那书生吓得面色惨白。

但真正让她感到头疼的,其实是晚上送到长安的一封加急圣旨。

李璘的动作很快。

她本来以为是李璘已经知道了她在长安自立门户的事情,但是转念一想,哪怕是最快的马从蜀地到长安也得要十天。

他得知杨玉环抵达长安后,第一件事就是劝她归顺,就好像他已经猜到自己马上会攻下长安,并拥立李琩一样。

杨玉环很讨厌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是别人手掌心的棋子一样。

从她到长安城郊到现在,总共也才十几天。这让她想起来,没穿越来的时候曾看过一本书,写的是一个小官为了给自己送“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荔枝,一路艰辛奔波劳苦的故事。

她斟酌着回信。

其实,好像也没有很必要太纠结用词。

比一比兵力,自己基本上可以把李璘压着打了。就像是权臣在养兵后容易造反一样,她现在对这个皇帝丝毫没有敬畏的感觉。

这么想的话,自己真像是个拥兵自重的二代安禄山啊。她笑出了声。

她写道:“长安已复,百废待兴。修缮事业浩大,蜀地物资丰富,陛下不必兴师回京。待民生恢复,定前往蜀地迎接,把酒言欢。”

虽然她叫了他一声陛下,但是意思写的明明白白的:你就在剑南呆着吧,不用来长安了,等我把全国都打回来,坐稳长安,就去收拾你了。

写完信,杨玉环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折好,装入信封。她唤来一名亲信,吩咐道:“将此信快马加鞭送至蜀地,务必亲手交到李璘手中。”

长安听百姓觐见的日子过得很慢,她每天都在脑细胞枯竭的边缘游荡。

民生问题千奇百怪,家家户户都有一些难处和要求。她和大臣们每当解决一个问题就对应着改善其他政策,促进战后的恢复,过了一段时间,来找她提意见的百姓也少了些,提着千奇百怪的礼品的人倒是越来越多。

过了一段时间,一支军队护送着李琩来了。

杨玉环穿得比平时还要隆重,因为她此次迎接的是“名义上的皇上”。

她算着药量,这个时候李琩应该已经开始头脑昏沉,无法理政了。

这时候接回来,刚好能扔到龙椅上去当傀儡。

马车停下后,杨玉环款步上前,缓缓躬身行礼,说:“微臣参见陛下,恭迎陛下回京。”

李琩勉强抬起头,缓了好久才说出一句平身。看他要下车,他的随从连忙上前搀扶,低声说道:“陛下舟车劳顿,身体不适,还请娘娘见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