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题为拟长恨歌的诗闪烁着微微金光,诗歌仿唐朝香山居士的长恨歌,原讲述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悲剧爱情,这首题为拟长恨歌则是……薛宝钗读其描述,见原文如下:
闻道蓬莱有仙山,天地虚无缥缈间。
扬州黛山林子洞,中有风流是鼠仙。
宝钗看到这两句,有些好笑地道:“常言东方云海无边无际,空濛浩荡,那里的群仙时隐时现,每日遨游在清澈的天空上,那神仙住得的蓬莱仙境,却是真实存在,反倒这有名有姓的黛山林子洞,我竟闻所未闻。”
天下名山,除王母娘娘所住昆仑山外,海岛中有三座名山:一名蓬莱,二名方丈,三名瀛洲,皆是虚无难寻。
这蓬莱山便是诗中所提,再譬如这瀛洲,那些航海的人谈起瀛洲,都道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
《史记》中曾言此三山乃神仙聚集之处。后来的《拾遗记》同《博物志》极言其中珍宝之盛,景致之佳。
杏花仙子看到是这首诗,不由笑了笑,对宝钗笑道:“恰是如此,昨儿不知怎的,飘来了这首诗,妹子方才又见有一玉石牌坊,上书仙机,近日来常发光芒,与魁星遥遥相映,大约这兆应在玉石牌坊之内。”她一面说,一面遥遥望了过去,忽见一窈窕女子的身影若隐若现。
妾是灵河绛珠仙,与君相聚不知年。
因君炽心下凡尘,愿还泪债续旧缘。
许是绛珠妹子的生魂,绛珠眼角含泪,双手捧着心口,口里呢喃着什么。
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杏花仙子暗暗忖道:“看这口型,莫非是在道歉么?”
宝钗一听,忙笑道:“听妹妹这话一说,愚姐倒想去长长见识,想是与这诗有关系呢?
听宝钗这么一问,杏花仙子再看时,只见有一副写满诔文的冰鲛縠正挂在湖畔的芙蓉花枝上,已被霞光映染成妖冶的朱红,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血泪,仿佛忧伤的眼睛。杏花仙子大吓,刚想开口说些什么。
谁知海棠仙子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冷笑了几声,声音带些委屈地道:“姐姐何至于此?此碑内寓有仙机,皆旨人间之事,现有仙吏侍者在此把守,须等待百年之后,得遇有缘,方得出现。可将来纵然有缘,我们虽成正果,究系红粉女儿,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记载的,若都是儒生,无一闺中弱女,我辈岂不减色!如何自讨没趣!何况此时机缘尚早,渺渺茫茫,还未能骤见,故谈也无用,姐姐还是莫要去那里了!”
杏花仙子目光骤然变冷,深深叹了一口气。
梅花仙子吐舌道:“海棠妹妹说的原不错,况且那边野狗大仙众多,尽是什么‘中山狼’、‘波斯狗’等,妹子闻得他们都是有眼无珠,不识好人。咱们若去了,到那时被他们狂吠乱咬起来,惹一身臊,那还了得!”
宝钗听其意,微微笑了笑,只得罢了。众仙子继续看下文写道:
青萝缦掩倾城貌,红裳凝脂白玉簪。
芙蓉瓷面柳烟眉,捧心微颦愁不展。
浓抹胭脂口含丹,风动雾绡云鬓散。
轻裾半掩露削肩,腰如约素气幽兰。
琉璃水滑冰袖寒,蜜醴奇香萦指尖。
嫩寒锁梦觉春冷,芳气笼人酒香甜。
飞燕轻盈立金盘,昭阳殿里恩爱绵。
宝钗指着这句,皱眉道:“此处虽写美人风流姿容,可文字轻佻至极,敢是男子所作?赵飞燕身姿袅娜,可作掌上舞,昭阳殿又是宠妃合德的寝宫,莫非此诗写的是赵飞燕、赵合德其中一个么?”
荼蘼仙子听她不喜,忙笑道:“姐姐还请接着看。”
眉尖若蹙还非蹙,似凄非凄复年年。
眸中疑有伤心事,芳意潜消泪阑干。
三生饮恨绛珠仙,生于灵河离恨天。
笑因雨露恩难偿,暗随意断金玉缘。
木石前盟错中错,泪湿红浥鲛绡透。
金玉良姻多磨折,炎凉相认至离索。
湘江旧迹已模糊,语绝凝噎泪难收。
欲笺心事世情薄,千种风情付东流。
无缘顽福前生造,错认瓦砾作琅玕。
凤髓香和醉情浓,瑶阶风月□□寒。
宝钗忽看到“绛珠”二字,心中了然,只是酸涩,便沉默不语。
海棠仙子笑着解释道:“此处便是‘木石’与‘金玉’。”
楼阁高起五云中,大梦未醒风光塌。
绮罗翻作锦绣灰,岂独淹留草自春。
秋死翠萎木萧萧,梦醒西楼天寒客。
绿媛纤手调素琴,冰弦拨尽曲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