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姐姐来了
二月下旬,沈嫣的二姐和二姐夫到达汴都,沈嫣派人天天在通津门侯着,终于接到了他们一家三口并一个女使。
时隔多年,再见到二姐沈娇,沈嫣激动万分。沈娇比她大四岁,她十岁的时候从外祖家回来,一直都是沈娇带着她。
刚回家的沈嫣与大姐沈娴、三姐沈娟并不熟络。当时十六岁的沈娴快要出嫁了,忙着绣嫁妆,而十二岁的沈娟还没有耐心,不喜欢带一个跟屁虫。沈嫣呢,也看不惯沈娟讨好继母的样子,她毕竟是胎穿过去的,对生母的接受程度都不高,何况是继母。
于是沈娇教沈嫣做针线、学礼仪,带着她融入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在沈嫣和父亲、继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尽力保护她。
在沈嫣心里,那个家的亲人,只有沈娇一个。
“二姐,你瘦了!”沈嫣一把抱住她,姐妹两个相拥,都差点流出泪来。
“四妹,长大了,更漂亮了!”沈娇看着这个由她照顾多年的妹妹十分骄傲,又拉过一旁的丈夫和儿子,介绍起来。
沈娇的丈夫叫吴澈,越州台县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六岁时便中了秀才,也是在那时与台县县令的次女沈娇订了婚。后来他因一系列的家庭变故,直到去岁才考中举人,也赶巧今年就遇上恩科。
沈嫣只见过姐夫一面,早已没有什么印象了。这回仔细一打量,见他文质彬彬、谦和有礼,也为二姐高兴。
他们的孩子才三岁,小名阿满,这会儿还有些懵懂。若湄过来牵他的手,他好奇地看着“四姨”。沈嫣便介绍若湄给他们认识,随后一家人进了屋子,欢欢喜喜吃团圆饭。
沈嫣本来给二姐和姐夫安排了“俱欢颜”的单间,但他们还带着一个孩子,沈嫣便想着留他们在东厢居住。仔细一想,“俱欢颜”住的都是举人,相当于现代的男大宿舍,沈娇带着儿子住进去,还有有些不便的。
沈娇冲着沈嫣眨眨眼,随后和吴澈商议:“原来咱们听说的‘俱欢颜’竟是妹妹名下的,那里都是读书人,你们在一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想来是大有益处的。若住在妹妹这里,那些杂事都有人操心,你可以一心一意顾着考试。各有利弊,但凭夫君做主了!”
说是让吴澈做主,可他毕竟是读书人,带着一家子寄居守寡的小姨子家,终究不好听。何况他已经听说了“俱欢颜”的大名,自然住那里比较好。
沈娇这一番话,既全了吴澈一家之主的面子,也显示了沈娇的大度妥帖,真是会说话、会办事。
果然吴澈说道:“你与阿满就住四妹这里,也好有个照应。我此番进京,自然要专心考试,一时顾不上你们,还要请四妹费心!”说着,吴澈对沈嫣揖了一礼,沈嫣连连还礼。
当晚,沈嫣派关梁送吴澈去了“俱欢颜”,沈嫣则与二姐秉烛夜谈,倾诉别情。
“大姐嫁的是永春望族,如今有了一儿一女,日子不错。三妹么……”沈娇叹道:“她一直巴着母亲…我是说继母,指望着父亲和继母能给她找个好人家。你被选入宫中后,她和六妹就成了香饽饽,好多人来问。最后父亲选了继母那边的亲戚,家里在五邑有一条街,想来是极殷实的人家……”
沈嫣皱了皱眉:“嫁得那么远么?!那里除了继母的娘家梁家,就没有别的亲戚了。若是过得不开心,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沈娇道:“她自己愿意,旁人又能如何?”
沈嫣又问:“六妹呢?”
六妹沈婉是她们一母同胞里头最小的孩子,沈嫣进宫的时候,她才十二岁。
沈娇道:“我与大姐都不放心她远嫁,她性子柔顺,身子骨也不结实,所以就在永春老家选了一户人家,与大姐家里沾着亲,如今过得倒也好。我来之前才收到她的信,说是已经怀了孩子。”
“那就好!”沈嫣对沈婉印象不深,她总是生病,还非常胆小,与几个年纪较大的姐姐也不亲。
“听说继母带着七妹和小弟回乡了?”沈嫣有些好奇。这个时代,丈夫死了,可以回丈夫的老家、寻求宗族的帮助。尤其是小弟沈玮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按理还可以分一份田产。
“哼!我们也是书香门第,她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沈娇怒道:“回娘家算是怎么回事?好像家里容不下她似的。”
“罢了,我算过了,家里的那几分地不够养活他们母子的!”沈嫣安慰道:“永春就是这样,八山一水一分田,大家都到外面寻活路。”
“你呢?”沈娇转头问沈嫣:“我听说你出宫之后又嫁了人,那个人却不是长寿的。若湄瞧着倒还好,可你怎么办呢?”
沈嫣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二姐姐,我如今一切都好。官家赏了我两个矿,我在顺州还有田庄,绝对饿不死……”
沈娇不听她的忽悠,直截了当地问道:“我是说,你的人生大事怎么办?”
对着二姐,沈嫣不好糊弄,只能实话实说:“如今我的日子倒也逍遥自在,可是一旦成婚,说难听点,那是身家性命都付于他人之手。坊间有赌输了典妻的,有好色之徒一身脏病的,有宠妾灭妻不顾伦理的,与其提心吊胆,不如将命运握于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