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楼贾政很正经 > 第6章 忽怜长街负重民

第6章 忽怜长街负重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贾政全程目睹了这情景,心中更是难受。这些工人一半是周边征召的百姓,一半是狱中罪状较轻的犯人。在这个时代,这就是平民需要经历的生活。

贾政深深叹了口气,随机招手叫过来了一个守卫,问道,“工人们多长时间休息一次,每次休息多久?”

“回大人,每三个时辰休息一次,每次一刻钟。”守卫回答。

“那么每日上工几个时辰?”贾政又问道。

“八个时辰,中间半个时辰用饭。”

贾政又是叹气,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思考一会儿,说道“叫袁管事来。”

袁三保接了消息马上赶到了贾政跟前,恭敬等着指示。

“袁管事,吩咐下去,为防止中暑误工,从今日起,工人们每日分为两班,接替上工。每班次每日上工四个时辰,每七天两班轮换一次。同时,每个时辰休息一次,每次一刻钟。再多搭建凉棚,需要足够供所有工人休息乘凉。预备足够多的清水与解暑汤,休息时可以饮用。”贾政详细吩咐道。

“可是大人,这是否太宽了些,工人们被养的更懒散了怎么办,以前都没有过这个先例呐!”袁三保虽然很惊喜贾政的好心肠,只是作为管事,他也很担心工人们的服从性。

“除此之外,再找几位大夫过来,也是轮班日夜守在这里,预备随时为中暑的工人看病。”贾政不理会他的问题,继续说道。

“至于额外的费用,你先从工程的款项中支用,如若不够,直接来找我支取就是。”

袁三保犹疑地应下了。

“至于你担心的问题,俯首听来。”贾政眼神示意袁三保。

袁三保忙靠近贾政,听他吩咐。待他听了贾政的话后,心里便安定下来了。

他喜笑颜开地站到常用来传话的高台上,经由守卫一句句把贾政刚才吩咐的事情说给了工人们。

工人们听了,欢呼起来,喊道“多谢青天大老爷!”在他们心里,凡是心里想着百姓的官,都是青天大老爷。

“还有,每日每部可有三人请病假,需由大夫诊断后方可休息。额外的也可向各部的卫士说明情况,同样需由大夫诊断。如若被查出有人故意犯懒装病,不好好干活,那么这个部当天就恢复成八个时辰的上工时间。”袁三保严肃道“你们可不要辜负了贾大人的一片好心啊!”

众人都欢呼称是。

工人们人多,本就是分成各部来管理的,每部一百人。贾政这个方法既考虑到了生病的工人,也能有效避免有人故意装病偷懒。

贾政见袁三保正与众守卫说明具体如何安排轮班与休息的事情,就不再旁听,走开了。

他没有在工地上巡视,而是与小厮书文走到了山边。

宫殿距山不远,大约百米。贾政沿着小路上山,想站在高处考察。

路很窄,不仅杂草丛生,两边灌木荆棘也有很多,走起来不太容易。

贾政见书文有意阻拦,不想让他上山,他只是笑着说“我肯定是要上去的,你既然担心,那么就走到我前面帮我避开荆棘就好。”

如果贾政今日不小心脸上被划了口子或是衣服破了,书文回去免不了挨板子。贾政不想他为难,只好这样说。

书文听了,从地上捡了一截粗一些的树枝,恭敬说道“山路崎岖,奴才在前面引路,抓着树枝,老爷握住另一端,免得跌跤。”贾政笑着点头。

主仆二人爬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一个小小的平台上,可惜这里位置不好,不聚风。贾政的身子养尊处优惯了,此时早已大汗淋漓,书文只是喘气粗些,体力尚可。歇了一会儿,贾政见太阳斜斜射进树林,知道还有点时间。于是手指着不远处山谷上的一条小路,说“走这里。”二人便沿着路继续走。

不一会儿,二人就走到了山谷处。这里两山环绕,距含凉殿也近,是最理想的建风力装置的地方。大致原理就是上午山顶气温高,风从山谷向山坡吹,并且还有由四周汇入山地的谷风。

这种装置与大气环流的过程是因地制宜的,不是每个地方都完全相同。因此贾政需要亲自勘探,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贾政在书文还来不及阻止时就坐在了地上。

席地而坐,贾政闭上眼睛,感受着山谷的清风带来阵阵凉意,吹干脸上的热汗。

贾政歇了一会儿,见太阳开始西斜,就起身准备与书文下山了。

他们走了没几步路,迎面碰上了一个挑着三四只野鸡的大汉。那大汉是个猎户,他捉到的几只野鸡还活着,看来这人捕猎技艺高超。

“这位兄弟今日收成真不错。”贾政心情挺好,就想闲聊几句。

那猎户见贾政身着官服,也没有慌乱,只是拱手行了礼,说道“大人见笑了。只是家中尚有寡母体弱多病,只靠着我每日上山打些猎物,才能换点口粮度日。”

贾政见此人说话不卑不亢,言语中又很是孝顺母亲,对他更有几分好感,只是这么年轻力壮的汉子,何故只能靠打猎度日呢?

“没有地种吗?”贾政问道。

那大汉叹口气,说“这两年附近的田地租子翻了一倍,年成也不好,哪能租得起呢?”

“既然年成不好,何故租金也涨呢?”贾政听了立刻想到了自家田庄的事情,于是又问道。

“这我可不清楚了,只听说附近的田庄都是如此。一些村民无地可种,有的进城打零工,有的卖身去做奴才。只是我带着母亲既不方便外出做工,也无处可去。”那大汉虽然叹了口气,但脸上不见多少忧虑,倒很是乐观。

贾政也不好说什么安慰话,就说道“若是哪日遇到难处,可来贾府,不拘哪处给你安排个活计,让你能供养老母。”说罢对书文示意了一下。

书文马上说道“就找京城的荣国府的管家周瑞,他会给你安排的。”

那大汉听了很是惊讶,何曾想到荣国府的老爷对他不仅说话平和,还如此好心。于是忙忙俯身作了个揖,感动道“多谢大人,小人无以为报!”

贾政忙扶她,说道“不必多礼,只是感念你的孝心。”

身居高位的人,对穷苦人施舍一点东西就能让对方如此感激。贾政反思自己,今日做的几件事,是否件件都出自心中真实的善和对苦难的不忍呢?

看见苦难,苦难就不会有尽头。贾政察觉出这一点,深深叹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