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赵胜从容坐在筵席中央,伸手轻抚过琴弦,试过音色,才缓缓拨弦成乐。
流畅的乐声从平原君指尖倾泻,魏王圉轻轻叩击手下的青铜樽以和,眼底分不清是喜是怒。
“[1]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钓鱼用的竹竿又细又长,曾经在淇水一侧垂钓——
平原君应着指下的弦乐高声唱道,正是诗经卫风里的《竹竿》: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又岂会不思念故土?然而远在千里之外难以回归——
《竹竿》开篇以淇水之畔的竹竿起兴,进而引出思念故土的愁绪。
听见此篇乐曲,筵席间却忽然是陷入一阵古怪的寂静,群臣面面相觑,不知这位赵国的平原君是要做什么。
总不能是真的思念赵国吧?
宾客神情古怪,交头接耳似是在议论些什么。魏王圉仍是端坐在主位,毫不意外平原君所唱之曲,甚至唇间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淇河之水日日夜夜流淌不停息,我以桧木作桨乘松舟于淇水之上——
赵胜并不在意筵席上众人的议论,自顾自地端坐在琴前继续唱道。赵国的另一位使节蔺相如也是面色不念,稳坐席中不动。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城中是何人驾着马车四处闲逛,以此来排解内心的思乡之忧愁啊——
赵胜低头,继续拨弄琴弦,唱出《卫风竹竿》的最后一句,缓缓收手。
琴弦轻颤,余韵回绕殿中。
宴中宾客仍是默然。然而早已有聪明人思及近日城中的传闻,将隐晦的目光投至另一边的秦太子。
秦太子正垂眸看着樽中的酒液,仿佛被这浊黄的液体吸引了全部注意,即便再美妙的乐曲也无法将其拉出。
秦倬感受到众人微妙的目光,继续低头,似乎想把杯里的美酒盯出一朵花来。
这酒水,可真酒水啊——
秦倬默默在心中转移注意力,努力忽视越来越集中的视线。
只是秦倬也没想到,平原君竟是当众以诗经为喻,引出自己归秦一事。
所以他现在该怎么办?泪流满面陈述思乡之情?
秦倬低着头眨了眨眼,然而泪腺空荡荡憋不出一滴泪水。
失算了,应该提前和赵栀借一下她的姜片……
秦倬默然,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中央的平原君,试图用眼神传达自己的意思——
交给你了平原君!以你的能力就算缺个哭戏主演也能圆下去吧?
平原君坐于殿中,余光瞟到秦太子的眼神,面色僵了一瞬。所幸,身为赵国公子的赵胜表情管理得当,下一秒就恢复了正常。
魏王圉的指尖摩擦了两下酒樽上的螭龙纹路,而后抬手饮下剩余的酒水,似是没有发现秦太子与平原君的眉眼官司,貌似困惑开口问赵胜:
“竹竿之曲,意在思乡。平原君是思念赵国欲要离去吗?”
平原君赵胜起身,从容一揖,抬眼道:
“胜乃赵使,归赵也是迟早之事。不过近日与秦太子相交,感其离秦已久,有感而发罢了。”
魏王面色似是微沉,不再言语。
平原君见魏王不语,便是前行两步欲要再度出言劝说。却见魏王忽而将手中酒樽重重敲在案上,神情似是不渝:
“太子入魏,乃秦魏之交也。赵国何以擅言?”
平原君愣然,没有想到魏王圉会如此排斥秦太子归秦之事,语噎许久才继续开口:
“此为胜一家之言,非赵之意。况胜与秦太子神交已久,深以其远父母游而忧虑,遂出此言,万望魏王莫要见怪。”
魏王圉再度不语,神色却是缓和下来。
魏王右侧而坐的信陵君魏无忌看了眼筵席中央的平原君,又侧脸瞥了眼魏王兄长的脸色,笑着为两人说合:
“平原君此言非无道理。且秦魏之交为好,兄长又何必久留太子于魏呢?”
魏王圉偏头看向一侧的信陵君,从魏无忌的角度可以看见魏王圉眼中的细微笑意,于是魏无忌也笑了出来,继续道:
“秦太子久留于魏,想必也是思念故土。不如兄长便送秦太子归于秦地吧!”
魏王圉看过信陵君,转而将目光移至一声不吭的秦太子身上,语气轻缓:
“太子可是亦有归秦之意?”
秦倬已经在心中预演过此时的情形,自是从容不迫起身,拱手行礼,而后扬声道:
“魏王款待自是不薄!然而倬久离洛阳,难免挂心君父身体,朝夕难以安寝。若魏王愿送倬归秦,倬自当永结秦魏之好!”
秦魏之好!
上一个相似的词语还是秦晋之好。然后晋文公阻秦东出之路,秦穆公连下晋国两地。再然后三家分晋,连晋国都没了,自然更没有什么秦晋之好了。
所以秦倬是抱着咒死魏国的小心思说出秦魏之好四字的。
但在席的其他人似乎没有发现,相反还为秦太子的诺言而侧目不已。
魏王圉继续看着这位质子于魏的秦太子,沉默良久却是大笑出声,起身抬樽示意秦太子,高声道:
“太子既已许诺,寡人又岂能不应?待宴后愿送太子归秦,以结秦魏之好!”
魏王的反应并未出乎秦倬的意料之外,秦倬同样是高举酒樽遥遥敬上,仰头一饮而尽,而后微微一笑:
“那便谢过魏王了。”
魏王圉未言,看着秦太子将樽中美酒饮下,才勾了勾唇同样喝下酒水,继而意味深长地看向秦太子:
“太子可要记得今日之诺,永结秦魏之好啊……”
秦倬忪忡片刻,自然是满口称诺。
魏王再度轻笑一声,眼神似是闪过丝缕戏谑,转而恢复一派笑意。仿佛刚刚的那瞬微妙只是旁人的眼误。
魏王并未再度出声,而是借着站起的高度扫过筵席间的诸位宾客。轻幽的视线一扫而过,随后在前排的相国魏齐身上停留了片息。
相国魏齐像是察觉到君主片刻的注目,抬头同样回以坦荡一眼,似是不经意间点了点头。
然而筵席中的众人皆未察觉到这细微的插曲。
包括秦倬,以及赵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