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苑。
安徽最大的一家戏园子坐落在九华山山脚下,也就是良辰苑。
良辰苑历史悠久,自明朝起就在这了,早些年也是捧红了不少戏子。
戏台之上,正在唱着昆曲中极其经典的曲目— —《牡丹亭》。
桃花之下,身穿婉约淡粉的杜丽娘,旁边是娇俏的春香。
杜丽娘衣袂飘飘,细刺针绣着些幽梅,手中拈着纸扇,珠拥翠绕,尽显十足的小姐贵气。
双眸中是神采奕奕,唱段也是细腻婉转: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是《牡丹亭》中最著名的一段— —《游园·皂罗袍》。
这一折讲述的是杜丽娘在自家后院中赏春光美景,又因花败花榭从而对自己身处深闺、虚度光阴的悲哀无奈。
三纲五常禁锢住的是杜丽娘身体上的自由,但她的心未被禁锢,思想仍是自由的,或者说是向往自由的。
一曲唱完,落了幕,底下观众发出经久不息的喝彩,甚至有的向台上抛去玫瑰香枝,花香暗暗浮动。
近些年来,不少年轻的观众也喜欢上了昆曲,这底下坐的年轻人不算少数。
***
良辰苑是有偏门的,供自家人进出方便,陈舒耀要身边几个人小弟先回去,自己进了里头,这是他的家。
这里的建筑自建起来就未曾变过,保护的很好。没什么具有明显现代化特色的建筑,都是些舞榭亭台,流水浮灯。
陈舒耀走在溪上小桥上,循着平时住宅的地方— —“梁上燕”那边走着,桥的另外一端,家里管家婆子李妈正在给花浇水。
李妈主要照顾老太太梁新桐生活起居,从小在一起,放在古代类似于陪嫁丫鬟,但她俩的感情却真的如同姐妹。
陈舒耀站在桥上喊了一声:“李妈,梁婆婆在哪呢?”
听见声音,李妈一抬头这才看见陈舒耀:“陈少爷回来了?桐姐儿刚看完戏,她要我在这浇花,顺便等着你。她在梁上燕的大堂里等你呢,你快些去吧。”
刚看完戏?心情应该不错吧,陈舒耀快步走去。
“梁上燕”的大门前上头是有题字的,那是建造良辰苑的老祖宗写的,意为“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希望能平安如意,万事顺遂,每年都能相见,没有别离。
堂内中间挂着巨幅女娲画像,人首蛇身的女娲娘娘坐在树下,蛇尾绕着一群小人,似在保护。画中的她低着头,但却能看见她满含慈爱的目光,手边还拈着一条沾着泥的柳枝。
梁新桐正端坐在女娲画像下旁边的梨花木椅上,随手拈起身旁八仙桌上的白玉茶杯,递到唇边抿了一口,极其优雅。
她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模样,秀发乌黑、绾着民国流行的手推波浪,身穿黑色底的鸢尾碎花旗袍,胸口挂着老银荷花项链,耳边坠着翡翠环,像极了旧时上海的贵太太。
陈舒耀喊了声婆婆,梁新桐看见陈舒耀来了便缓缓开口:“没追到虞梦吧?”
“没有,不知道坐谁车就跑了,带了几个人都没追上。”陈舒耀一屁股坐在对面椅子上
“这丫头总想着乱跑。昨天看她就不对劲,今早李妈给我说她不见了,这才喊你去找她,今天没追到,就继续追吧。”梁新桐脸色温和。
陈舒耀点了点头:“追倒是不麻烦,不过她也是快到时间了,想再去外面看看吧。”
良久,梁新桐才说话:“这种时候在外面还是不安全的,你发个微信告诉她,回来之后,允许她出门,只是别太远就是了。话说你也快到时间了,注意着些…”
陈舒耀点了点头,便没再说话了。
***
门嘉言的车正行驶在通往淮北的高速公路上。
几缕淡云浮过,皎洁月光恣意地撒下去。
约莫五个小时的车程,已经差不多行驶一半了,但门嘉言稍微有些倦了,不过好在一旁还有虞梦说话解闷。
其实虞梦也困了,但她不能睡。一来是她要和门嘉言说话,可不敢要司机困了,不然那就完蛋了;二来,自己也是个漂亮女孩,虽然门嘉言看着是个好人,但万一自己走了眼,发生些事就不好玩了。
男人、女人,都是人— —是人就有人的劣根性,肉骨皮囊之下谁又一定是干干净净的呢?
这趟路上,虞梦大概了解了门嘉言的一些情况:父母双亡,由母亲挚友抚养长大,自己在某家科技公司当总经理。
挺好的,比现在绝大多数男人好多了,虞梦始终觉得男人是一代不如一代,奸邪也是一朝比一朝多。
她却没怎么说自己的事,门嘉言也没多问,只当是虞梦难以启齿自己的原生家庭,这种事不好在人家面前提的。
虞梦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包,看向车外排排树影匆匆向后,它们都走了。
不,它们都在,是自己走了。
这是一场无怨无悔的旅程,向前走,不要留恋这,她想活着,长长久久、平平安安的活着。
***
“还没到服务区吗?肚子有些饿了么…”虞梦的肚子不争气,已经向她脑子里打了好几次报告。
门嘉言想了想,又看了眼导航:“应该快到了,饿得很吗?坚持一下,到地方请你吃饭。”
“不用…不用,我有钱的,应该我请你吃,算是车费了,麻烦一路还要蹭吃蹭喝就不太好了。”
“好啊。”答应的很自然,也极其轻描淡写。
门嘉言觉得小姑娘脸皮薄,先答应下来,到时候买些便宜的吃食,不会让她有负担。
虞梦没想到门嘉言会答应的这么利索,还以为要拉扯一下。
但没关系,她不介意,毕竟她真的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