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感其实很难预测,其背后的运行逻辑各有各的不同。很多时候,关宏峰只是在根据自己的本能做判断,从而想出应对之策,好让事情会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式进行。
或许是出生就有的天赋,或许是后天养成的能力,总之他从没有失手过——至少在重要的事情上没有——所以关宏峰会无条件信任自己的这种“本能”。
事实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点,不论是周巡还是韩彬,又或者是赵馨诚和林嘉茵等人,无一例外。
关宏峰认为这不能叫算计,只能是基于对这些人的了解,以及已有线索的指向,预设出最符合每个人性格的行为模拟,并把这些模拟运用到他所需要的地方去。
但是关宏宇总在他出乎意料的地方超出他的设想——这些“超出”并不体现在重要的地方,而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比如PTSD,比如他对韩彬的看法,再比如他对自己的态度。
在关宏峰的预设里,关宏宇应该要比实际上更难控制一点,因此他总是习惯性的采用一些相对强硬的手段。很多时候,这种强硬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但有意思的是,关宏峰似乎总是在主观的去忽略这些“反抗”。
就在刚刚,他才意识到关宏宇的这些情绪的来源。
从关宏宇的自我感受和认知上来看,他的所见所闻并不能让他相信“韩彬是安全的”这件事;但是当关宏峰试图向他灌输“韩彬没有问题”这一观点时,这和他的主观意识产生了冲突,他感受到压力,并开始烦躁。
拿周巡举例,当关宏峰给他的主观认知,和他看到的客观事实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会开始想办法求证。不论是求证前者还是后者,他都需要看到实际的、直接的证据来验证二者其一。
通俗来讲,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好比213后,周巡一边坚信关宏峰不会犯罪,但是另一边,过多疑点又指向他有可能会包庇关宏宇,在这个情况下,周巡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找证据,找到关宏宇和自己联系的证据,或者没有联系的证据。
结果来看,周巡的理性和感性目前可以和睦相处了,从他先前在医院的时候和关宏峰那次谈话可以看出来。周巡依旧坚持关宏峰的清白,但也依旧坚持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把关宏峰拒之门外。
这种思维和关宏峰本人很像,又或者是一个合格的刑警都该这样——用证据说话。
但这件事放在关宏宇身上,似乎又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当他的自我感受,和关宏峰给他的信息产生冲突的时候,关宏宇会下意识的把关宏峰的观点摆在第一位,并反过来审视自己的视角是不是出了问题。
哥告诉他“韩彬没有问题”,那么他会无意识的直接把这条信息放在自己的思考准则里,反过来审视他对韩彬的看法。但是他所真实经历的、感受的一切,又无法去佐证这条准则,压力就此产生。
在关宏宇的概念里,哥的话是不能“忤逆”的。但同样,他的主观感受也是绝对真实的,一旦这二者产生冲突,他的脑子里就好像产生了一条无法辩驳的悖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关宏宇改变不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他只能掉过头来,试图从关宏峰那找到答案。
关宏峰回忆着从前的细节,找到更多蛛丝马迹。当关宏宇第一次发现213当晚是关宏峰出现在监控下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调查更多线索,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坐在家里,等着关宏峰回来和他解释——在他的概念里,关宏峰的话似乎高于一切证据。
随之而来的,就是关宏峰一直在主观忽视掉的那点“反抗”:在关宏峰当时的强烈态度下,关宏宇直接离家出走了。
关宏峰思考着,他尝试把二人兄弟的这层关系剥离开。如果关宏宇只是他的朋友,或是其他关系亲近的人,关宏峰可以找到不下五种办法,达到对于他的“绝对控制”。就拿当时监控的事情举例,只要关宏峰说两句软话,或者理性的分析一遍当下的情况,又或者完完整整的把事情经过讲出来,关宏宇都可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但是关宏峰没有,他选择用最强硬的态度强压住关宏宇的情绪,结果显然是失败。
同样的情况重复的发生过:当关宏宇发现是他陷害的自己,二人在天台对峙的时候;当自己发现周巡知道二人互换,回家质问关宏宇的时候,似乎就是在一遍遍重演这样的剧情。
关宏宇的理性和感性发生冲突——关宏宇找关宏峰质问——关宏峰试图强行压制他的情绪——失败。
而在刚才,这样的循环又出现了一次,导致的结果是关宏宇现在烟瘾发作,烦躁不安。
关宏峰终于意识到他对关宏宇的一个错误判断:那就是关宏宇一直以来的这种“反抗”,并不是源于他对关宏峰的不满,而是由于他对关宏峰的过度信任导致的。
这种信任存在于潜意识里,关宏宇自己可能都没发现。
那我呢?关宏峰垂下眼思考着,为什么每次面对关宏宇的情绪时,我无法好好处理呢?
两秒后,他把这个问题暂时放弃了——目前来看,这是个无从下手的问题。
“哥?”关宏宇见他半天没说话,主动开口,“你又在想什么?”
关宏峰看着他,很快结束了这一大串繁杂的思考。
“我让嘉茵帮你在国安挂了名。”他冷不丁地开口。
关宏宇一愣,脑子没转过弯来:“……啊?什、什么意思?”
“其实这件事不应该现在告诉你,因为你刚才也听到了,国安那边还没有答复。”
关宏峰把手揣进兜里。他只是在权衡利弊后,觉得把这件事讲出来或许可以暂时稳定住关宏宇的情绪。
“什么叫挂名?”关宏宇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