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愿时捡过一只小狗。
一只棕色的,四只脚是黑色的,说不上品种的小狗。
那是江愿时10岁时捡的,他本来没想把那只小狗带回家,或者说根本不打算靠近对方。
那天放学路上,他照常从阴暗的小巷子里爬起,掸去身上的灰尘和脚印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公园的时候他看见一团黄色的东西盘在不远处的秋千下,一动不动的,身下有一小滩黑红色的印记。
天色很晚,太阳半挂在边际线,这条路来往的人不少,江愿时远远地看了眼那团东西,便撇开视线继续前进。
家里不让养动物,如果是外婆的话一定可以,但爸爸妈妈家不接受任何外来物种,也不知道其中包不包括江愿时。
江愿时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色灰暗下来,凉意砸在脸上,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回家的脚步越来越快,脚步声中途停了下,随后更快。
原来那团黄色的是小狗。
湿漉漉的江愿时看着医生给棕黄色的小狗身上缠上布条。
看在他是小学生的份上,医生好心地给他打了折,江愿时掏尽了书包里攒的零花钱,正正好。
按道理他该让小狗住在医院里,但没钱了。
年幼的孩子不懂如何心安理得地抛弃,江愿时抱着书包里的小狗站在家门口。
很不幸,爸爸妈妈今天下班很早,他没办法把小狗藏起来。
大门打开,他仰起头看着妈妈,妈妈的视线很冷,问他为什么这么晚回家,他没有做饭。
江愿时站在门口拉开书包,一只小狗探出脑袋,一小一更小无助地看着对方。
母亲皱着眉,表情不好看,母亲身后是坐在餐桌前看手机的父亲,父亲问他明知道家里不准养动物,什么要带狗回家,问他是不是不听话。
江愿时一边道歉一边祈求父母收留这只小狗几天,伤好了他就把小狗放走。
雨水使得衣服变得潮湿,贴在皮肤上很冷,站在门前久了,门口积出一个小水滩。
应该是隔壁的邻居开门了,然后江愿时进了家门。
他小心地踏过家里的地板,将书包藏进房间后,拉开拉链,把小狗放了出来。
父亲没动弹继续看手机,母亲皱着眉站在门口,告诉他明天就把狗送走。
小狗睁着乌黑的眼睛看着江愿时,眼神没有丝毫情绪,小狗的模样看着像弱智,也不会说话。
但这样正好,不会叫的动物才能在家里待下来。
江愿时摸了摸狗脑袋,手法生涩,动物的毛很软很滑,他没忍住多摸了几下,抬起头时母亲站在门口没有表情地看着他,江愿时收回手。
江愿时很听话,他按照父母说的话去洗澡,去浴室前他把小狗塞到床底下。
洗完澡换好衣服的他拿抹布把地板的水渍擦干净。
吃饭时他感觉脸很痒,晚上他去照镜子,原来是脸上有道伤口,已经泛红发肿。
他关上房门,拿药水涂好。
小狗在地上睡着了,一动不动但还有呼吸。
江愿时偷偷把小狗放进被窝里,温暖驱散寒意,幻想着明天父母改口养下小狗的情景,他就这样睡去。
也许是小狗太暖和了,江愿时很热,再次醒来时头昏脑胀,已经是第二天。
他的幻想成真了,母亲让他去上学,把狗留下,临走前还破天荒地摸了他的额头,叮嘱他今天有考试,别考砸了。
江愿时很高兴,他就这样去上了学,他大概是发烧了,在放学前一节课晕倒了。
等他醒来便在家里的床上。
屋里传来奇怪的味道,像是在做饭。
江愿时打开门,父亲依旧在看手机,母亲让他坐着等吃饭,江愿时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好半天问了句:“我的……小狗不见了。”
父亲说小狗趁开门的时候跑了。
母亲说小狗没跑。
江愿时的脑袋晕乎乎的,他有点没听懂,但他想去找小狗。
人刚站起便被要求坐下,江愿时想去找小狗,小狗的伤还没有好。
父亲说江愿时不听话,叛逆了。
母亲在厨房没说话。
江愿时最终还是坐在位置上,他整个人急得很热,快烧起来了。
他小声地说他有点热,能不能换件衣服。
父亲说:因为你发烧了。
母亲说:因为你生病了。
那得吃药,外婆总在他生病的时候喂他药吃。
但父母让他坐着等。
等什么?江愿时不明白。
当然是等你的药。
药为什么要等?现在不是要吃饭吗?
江愿时的头更晕了。
奇怪的味道越来越近,他闻着呼吸急促。
母亲来了,父亲抬起头说他的药来了。
江愿时睁着眼看着他的药,他的药也正团在餐盘里睁着眼看着他。
那是他的小狗,完整的、蜷缩的、睁眼的模样没有情绪,身上冒着热气散发着奇怪的味道,熏得他的眼睛很痛,泪水不断溢出,他发不出声。
母亲摸着他的头说:你生病了,狗肉是补品。
为什么?
因为小狗,导致他生病没有考好,小狗得做出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