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开袋即食 > 第2章 人间气象

第2章 人间气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

道长面对随身多年被拔秃毛的拂尘,唇角微妙地扬起一个弧度,看到的弟子们抖三抖,内心大叫不妙,互相交换眼色,不敢吱声。

道长面色平静,愈发温柔的声线暗藏杀机,道:“子诚呢?”

五年一次论道大会,久居深山的道长受邀率弟子参加。路过某个村镇遇到时年八岁卖身葬父的子诚,便好心给人料理后事,又把无家可归的子诚收作弟子带在身边。谁料安顿好没几天,子诚温良恭俭让的皮就掉了,属猴小子人也闹腾,摸清楚就辈分而言除道长没人可以训他,立刻上房揭瓦。

别看关道长平素冷冷淡淡避于红尘之外,蛇还有三寸呢!这位为人严谨做事古板的道长逆鳞可不就是这柄祖传拂尘吗。这下有得看了。

弟子互相看看,最终把皮球踢给最年幼的小伙。小道士强作镇定,手指颤颤巍巍指着门外:“小师叔好像去了对面禅修院子里……”

关道长笑容愈发和蔼可亲。只见他对长发略做梳理,端着雕塑般庄严架子,一步一步向外走去。

2.

“禅宗修禅为何跟道家论道聚在一处,还得归功于前代圣上英明决策。百姓安居,人才济堂,万国来贺,祥瑞齐发,这是何等盛世啊!故而谥号文皇帝的男人在国家地图上大笔一挥,某个文脉磅礴的山脚下,某处风水极好的村落旁,御赐石柱,论道台,百家争鸣之福地就被钦定了。就跟轰猪赶鸡似的就把你圈在里面,大夏天的,一群光头坐台子上,正对大太阳,一连坐他个十来八天的,连个藏的地方都没有,有些人表面上穿袈裟论道,背地里屁股都快起痔疮,堵上那口气拼的就是谁更人模狗样,你瞧,多有意思啊。”

那人说完话打起哈欠,炎炎盛夏,袈裟半褪,赫然赤膊倚在歪脖子树根,好不吊儿郎当,酷似哪个小偷强盗饥不择食连出家人都不放过。

面前小道士听得津津有味,拽着袈裟袖子强烈要求再来一个,和尚摸摸光头,深沉地望向天空,随即郑重地看向小孩,道:“童某人日观天象,今日不宜讲故事,否则他日必当有血光之……”

“子诚。”

看到原处天神下凡似的师父,小道士条件反射躲进和尚怀里,孩童年幼无知,动作不知轻重,和尚胸膛平白遭了殃,剩下灾字吐了半口,深吸气才把身体摇晃摆平,没辱没他武僧第一的名声,同时把衣服勉强拉直。

跟小道士心中瘟神打完正脸,和尚登时发出“嚯”的感叹。瞧那身姿,英俊挺拔;瞧那气质,淡然出尘;瞧那头发,乌漆麻黑,顺溜直长……不似真人,倒像谪仙了。

道长客气微笑,顺着小道士怯生生漏出来的头把人捉个正着。小道士眼睛一红,嘴巴一撅,赫然要哭,道长见怪不怪,把他交给跟来的大徒弟带走,望着人远去,这才为惊扰眼前大师清修打起腹稿。

关道长寻着恰当措辞的当儿,和尚冷不丁吹起口哨,哨音随道长挑起的眉毛飞扬,惟妙惟肖。

道长快刀斩乱麻:“关知路。”

和尚路痴一笑:“童谣。”

3.

论道会终于开始了,随山派代表玉树临风关道长与崂山派首席老态龙钟张道长座而论道,从符咒学谈到丹鼎,从术数推到斋醮,恰逢烈日当头,石头冰凉,一众弟子听得昏昏欲睡,再是老到肉体凡胎也耐不住冷热夹击腹泻难当,遁去茅厕蔚然成风,待到正午歇晌,关道长一回头,众生已然是歪脖倒树,七横八撇了。并且不出意料,小豆丁又不见了。

吩咐弟子赶紧吃饭,关道长掐指一算,径自去了佛教院子。捉个正巧,那童谣和尚与小道士一人一只碗,看着恰似午饭结束,拿零星几颗米粒逗弄蚁窝做茶余饭后消遣呢。

和尚是个警觉的,待到道长走进,语气不疾不徐:"哟,关道长。"

"童谣大师。"

小道士赶紧从地上爬起作揖,关道士叫他先还饭碗,再回屋子,子诚怕挨训,速速将两只碗放回佛门饭厅,便一溜烟儿地冲回道家驻地。有外人在不便训诫,关道长瞅着小徒弟没了影儿便想作礼走人,没成想一回头,秃和尚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了几圈,神色兴味盎然。

关道长不动声色道:"子诚给您添麻烦了。"

童和尚客气:"是我跟小施主有缘,缘分谈何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