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郢又问:“嫂嫂昨日归来,怎未提前告知?”
晚青妤浅笑:“不过是归家罢了,何须惊动众人。”
萧郢“嗯”了一声,直截了当地道:“嫂嫂此次归来,打算住多久?何时离去?”
晚青妤沉吟片刻,回道:“若外头有好风景,或会再出去走走。”
萧郢闻言,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未再多言。晚青妤转而看向云浅,赞道:“弟妹生得标致,今日初见,真是令人眼前一亮。”
云浅闻言,略显局促,低声道:“多谢嫂嫂夸赞,嫂嫂亦是风华绝代。”
她说完,偷瞄了萧郢一眼,见他神色淡漠,心中更添几分不安。
晚青妤察觉这对夫妻关系微妙,云浅似对萧郢颇为畏惧,或许与她久未怀孕有关。
萧郢性子强势,三人相对无言,气氛略显尴尬。片刻后,萧郢起身告辞:“不打扰嫂嫂了,改日再来拜访。”
云浅随他起身行礼,晚青妤微微颔首,目送二人离去。
不多时,一袭白衣的萧絮翩然而至,衣袂飘飘,宛若谪仙临凡。他一脚踏入厅堂,便朗声笑道:“我那美若天仙的嫂嫂何在?小弟萧絮特来拜见,还望嫂嫂莫要嫌弃。”
晚青妤正于屏风后整理书卷,闻声抬眸,见萧絮玉树临风,眉目如画,不由微微一怔。
萧絮见她现身,眸光一亮,唇角含笑,深深一揖,姿态恭敬却不失风流:“想必这位便是嫂嫂了,果然仙姿佚貌,温婉可人,小弟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晚青妤被他这般直白的夸赞弄得略感尴尬,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浅浅一笑,抬手示意:“三弟请坐,不必多礼。”
萧絮依言落座,目光却依旧灼灼地落在她身上,似是在细细打量,片刻后笑道:“嫂嫂当真是倾国倾城,令人见之忘俗。小弟虽久居京城,却未曾见过如嫂嫂这般风姿卓绝的女子。”
晚青妤被他这般直勾勾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微微侧首避开他的视线,低声道:“三弟今日前来,可是有事寻你秋折哥哥?他外出未归,怕是还要些时辰才能回府。”
萧絮闻言,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笑意更浓:“小弟今日专程来看嫂嫂,不为他事。嫂嫂归来,府中上下皆欢喜不已,小弟自然也要来凑个热闹,沾沾嫂嫂的仙气。”
晚青妤心中略感无奈,觉得江侧妃这三位子女果然各有千秋,萧絮这般言辞轻佻,倒让她有些招架不住。她微微垂眸,语气淡然:“三弟言重了,也不过一介凡人,何来仙气之说?”
萧絮见她神色疏离,却也不恼,反而笑了,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嫂嫂何必自谦?小弟虽年少,却也见过不少名门闺秀,却无一人能及嫂嫂半分风采。”
晚青妤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更觉不适,正欲开口,却听萧絮又道:“嫂嫂此次归来,打算住多久?可还会离去?上次你一走便是两年,府中众人皆甚是想念。”
晚青妤抬眸望向窗外,见天色已暗,萧秋折仍未归来,心中略感烦闷,语气也淡了几分:“若有美景,或会再出去走走。我今日在街上买了些点心,三弟若不嫌弃,便带些回去给芮妹妹尝尝。”
萧絮知她有意送客,依旧笑道:“那小弟改日再来叨扰。”
说罢,他随方于离开。
玉儿见他们走远,搓了搓手臂,“咦”了一声:“三公子说话怎这般轻佻,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晚青妤无奈一笑,摇头不语,转身去厨房吩咐晚膳。
她翻阅了亲王府的食谱,见其中菜肴虽丰盛,却多有浪费。她命厨子按她所列菜单备膳,菜式虽简,却搭配得当,营养均衡。
她忆起母亲曾为父亲煲制的滋补汤,便亲手为萧秋折熬了一碗。虽不及母亲的手艺,却也颇为用心。
晚膳备妥,她坐于房中,捧起付伯伯所赠之书,静候萧秋折归来。
亥时将至,萧秋折方匆匆归府。他一进门,便见晚青妤正倚案读书,神色专注。
他解开氅衣递于一旁的小厮,轻声道:“今日事务繁多,回来晚了,你怎么还未歇息?”
晚青妤放下书卷,起身迎他:“我不困,看了会儿书。你先去洗漱吧。”
萧秋折凝眸注视她片刻,目光落于她方才所阅之书上。此书近日于京城风靡一时,诸多年轻子弟皆争相传阅,他亦曾翻阅再三,每读一遍,皆有不同感受。
篆书之人,实乃高才,笔下文章,句句锦绣,非等闲之辈所能为。然作者隐姓埋名,行踪飘忽,他多方寻觅,却至今未寻得其人。
而此书,只有付家书肆售卖。
他拐去偏房洗漱,洗漱完,换上一袭素白长衫,长发松松挽起,显得清雅而不失贵气。
晚青妤见他发丝微乱,从柜中取出新买的发带,轻声道:“今日去了西街,见这几条发带与你相衬,便买了下来。”
萧秋折闻言,微微一怔。
她……给他买了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