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远行,一次越洋就到神界。
想征服天下,成为天子。
想齐天,修炼成仙做了天帝。
止渊说他前半生都在走运,是一点不错。
那个说嫁天的女子呢,辗转在人间各处,走进民生,体会五花八门的风土人情。偌大人界不同的地方都出现过这样一个女子的身影。
这女子爱研究,爱走动,为人和善,大方利落,洒脱纵情。最特别的是她那自始至终不变的安于当下、笑看人生的心态,她既能废寝忘食地钻研一篇文字,也可以坐在一堆枯草旁倒头就睡。
研究东西很累,何况元神有损,养神需要足够多的睡眠。
万神争天,大陆上空各路神仙一边打打杀杀一边往天上赶,浩浩荡荡,惊吓众生。她正修炼,护法屏蔽四周,瞌睡虫来捣乱,不小心睡着……
大妖子闹天,云上宫殿浮现在天穹,一头凶恶巨兽踩着天宫仰天长鸣。昨夜睡晚了,大白天躺在床上不省人事……
充沛而平淡的生活持续了数十载。
-
悬崖底下有座金灿灿的神像倒在树荫下的野草丛中无人问津,不知躺了多久,上面沾有尘土与落叶。
直到一个上山采草药的女子发现它,停下来。
走上去蹲下拨开草丛,倒在土中的神像身长约六尺,摸摸神像的脸,“金的?”(注,这里的六尺等于两米。而七尺男儿的说法又不同,一米六多,八尺男儿则一米八多。)
以指关节叩击,敲起来硬实而沉闷,不能确定。
“甭管纯金还是镀金,这么大个儿可都稀罕,怎么掉在这?”
抬头向上望,因为树叶与崖壁上植被的遮挡并不能看到上面状况,但她知道山崖腰上凿有一条路,往山外延伸,崖壁上有明显划痕,因此猜测神像应该是在人为运送过程中不小心掉落入崖底。
神像沉重不好搬运,又因地势险峻不好从山路下去,便只好舍弃在此,也可能是暂先搁置,待日后找法子来捡回去。
璟雯没见过那么大的金,接下来思考的不是任由神像这样倒在野外是否冒犯了神明,而是……
这神像到底是纯金的还是镀金的??
她先找找神像上因为跌落而破损的地方,创口不算很大,看不出里头是否有别的材质,难道是表面的金镀得比较厚?
拣来块石头,正欲往神像头部一创口处砸下去,手举至半空却停住——金质软难破,想以人力砸穿表层露出内里可不简单,而且匠人在造这神像时绝对不容易,让她一石头凿出个坑岂不是罪过?
将石头丢开,但她没有放弃,本着刨根问底的优秀品质,她开始另寻他法。
张望四周,陡峭的崖壁上爬有不少藤蔓,有的垂坠下来,奇形怪状;旁边有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高拔粗壮,地面出露的浮根坚韧而密集,整体看上去十分牢固与沉稳。另一边有座连着其他山的矮崖,崖上有块巨石,应该从山体上脱落下来的,位置恰好离崖边不远。
她很快想到了法子。
她先以枝条为尺,以地面为草纸,假设神像为纯金质地,估算出神像重量,并且也估算出矮崖上那块巨石的重量——并不难,她知道金子的密度,她也曾经计算过这片山的岩石密度,她还精通各种测量与运算。
测算出巨石重于神像,且相差较大,她握起带上山来的锄头,爬上矮崖,来到巨石跟前,找准方位抡起锄头就砍。一阵阵破坏的响音过后,巨石被敲下一部分,达到令她满意的接近神像的重量。
接着借助一块石头和一根木头,以一人之力把高过自身的巨石一点点撬动滚至崖边。
然后就近从崖壁上取下根粗长均匀的藤条,试过藤条的韧性,将藤条削去表面枝叶使之较为光滑,一端捆紧巨石,藤条另一端朝着从那棵大树伸展出的两根相隔一定距离的粗壮枝干上方甩出,成功挂在枝干上。接着跑下矮崖,将垂下的藤条那端缠在神像的颈项处并绑紧。
检查好各处情况,最后爬回矮崖上,一切准备就绪。
接下来她将会把巨石撬动推下崖,巨石掉落拽动挂在树梢上的藤条,则藤条那端的神像会被向上牵拉,两端受力。由于藤条长度不足,最终垂吊物将会悬空。
这是一个简单的平衡原理。如果两端垂吊物重量相近,便会在最终时一起悬空至近似同一高度,而倘若两者重量相差甚大,则结果必为一者落地一者悬空。
至于以两根枝干为悬挂藤条的支点的目的是拉开垂吊物的距离,避免碰撞摩擦影响结果。
不出无关意外结果有俩,一,神像与巨石一起悬空,神像为纯金;二,巨石实实落地,只神像悬空,神像是镀金的。没有三,除非神像质地比金子还重,开什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