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依旧冷淡,魏舒月也不在意,谢过之后方起身站着。
皇后放下茶盏,拢了拢宽袖,缓缓言道:“本宫不指望你什么…”
反正也指望不上。
她不咸不淡地启口:“你只需记住几点,入了东宫,凡事都要以太子为主。”
魏舒月沉默不语,只将眼眸低垂。
“还有,太子年岁不小了,婚后你要尽快怀上子嗣。”皇后凝视她,严声告诫。
魏舒月绞着衣袖,对皇后的话听之任之。
“太子虽说喜欢冯家小姐,待她入了宫,也断不会越过你去。”
魏舒月讶然抬眸,听皇后的意思,冯纯兮要紧跟她之后入东宫吗?
未免也太过着急了罢?
她复垂眸,依旧不发一言。
皇后察觉到她情绪不对,只当她是拈酸吃醋,并未在意。
“太子是储君,将来少不得三妻四妾,你既为正妻,就该大度容人,以太子的喜恶为己任。”
“娘娘教训的是。”魏舒月默默应声。
心中却暗忖:三妻四妾?除了冯纯兮还有谁?邓家姐妹吗?
她应是猜对了,不然皇室家宴也不会有邓家姐妹的身影。
出了安仁殿,冷风一吹,魏舒月身心皆凉,好不容易对李驰不那么抵触,经过皇后那样一番话,她所有的情绪又回到了原点。
她知道自己本就不该奢望什么?逃婚不成,那便不死不休好了。
她抿了抿唇,对上母亲担忧的眼神,不觉扬起笑脸。
“娘亲。”
她握住母亲的手,感受着手心传来的丝丝暖意,意识到前路似乎也没有那么煎熬。
——*——
宴殿里。
魏舒月无视李驰投过来的眼神,专心致志地享用美食。
美妙的乐声伴随着曼妙的舞姿,若不是为了躲开李驰的视线,魏舒月大概不会发现场中翩翩起舞之人竟是邓家姐妹。
一曲舞毕,邓家姐妹笑盈盈着向皇帝敬贺词。
什么山河无恙…
什么海清河晏…
娇滴滴的嗓音听在耳里恰似这琉璃盏中倒入葡萄美酒的璘璘声,又如这宫廷乐师吹奏的玉笛声,动听极了。
魏舒月敏锐地察觉到有几道视线落在邓家姐妹脸上,又好奇地向她扫来。
她当真是厌倦透了这种观猴耍般的戏码。
如果她嫁的是林羽,她可以要求林羽一辈子不许纳妾。
可惜,她即将要嫁的人是太子。
她没有资格要求太子只娶她一人。
她悄然离席,想要暂时避开这方让人喘不过气的天地。
李驰起身跟了出来。
到了殿外,魏舒月忽然想起入宫前母亲与她说的话,她踟蹰着不敢乱走。
转身正要回去,却一头撞上一堵人墙。
“阿月小心。”
头顶响起李驰温和的声音。
她心中有气,使力推了他一把。
他攥紧她按在胸膛的手,笑着说道:“孤带你出宫去赏花灯。”
她刚要赌气说“不要”,李驰已然拽紧她托着她纤腰往外走。
“太子哥哥你要去哪儿?”
身后,永宁公主追了过来。
魏舒月忿然甩开他手,哂笑着说道:“不如把邓家两位小姐也叫上?”
李驰这会儿若是还察觉不到她情绪不对那就未免太过迟钝了。
没等他说话,魏舒月又道:“出了宫最好到冯府把冯小姐一并带上,人多才热闹。”
李驰笑着揽她入怀,在她生怒之前,搂着她腾跃上了屋顶,踏着琉璃瓦往宫外而去。
“太子哥哥!”
永宁公主忿忿不平的叫喊声渐渐没入风里。
上了马车,李驰想要去握她的手,还没碰触到她,就让她给拍了开去。
揉了揉被拍红的手背,李驰莫名失笑。
“阿月不高兴?”
刚刚听她提及邓家姐妹和冯纯兮,李驰猜到定是有人在她耳边乱嚼舌根了。
可她宁可信那些胡话都不愿来问他。
李驰难免会有些失落。
“殿下看错了,我很高兴。”她嘴硬不承认。
李驰也不纠结,既然她不愿意说,他只好岔开话题,“往年中秋,阿月是怎么过的?”
魏舒月面上一暗,语气幽幽:“往年林哥哥会陪我一起去放河灯,还会解诗迷给我赢来各式各样的花灯,去岁还放了烟花…”
她以为她和林羽会在一起过一辈子的中秋,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
夜空中的月儿还是那样圆,可往年陪在她身边的早已经换了人。
她淡淡地扫了李驰一眼,一颗心渐渐沉到了谷底。
李驰心头苦涩,如同吃了黄莲。
他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到了街市,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街上人头攒动,有家人同游,也有小情侣约会,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路边店铺林立,门前挂着五彩斑斓的各式灯笼。
李驰想到魏舒月方才所言,特意到摊位上解诗迷,为她赢来喜爱的花灯。
魏舒月提着牡丹花样式的灯笼左右观赏,爱不释手,她嘴角噙着笑,似乎已经忘了先前的不快。
不知是谁从身后撞了她一下,她身形一个踉跄,身后李驰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
“多谢。”她浅浅道谢。
回眸之际,灯火阑珊处蓦然出现的一道身影,正是记忆中那个熟悉的人。
林哥哥!
三个字她不敢呼唤出声,毅然抬脚往那道身影追过去。
手腕猛地被攥住,她被迫止步,回头去推李驰,却让汹涌的人群直直从身后将她撞入李驰怀里。
她踉跄着回头,方才的位置哪里还有林羽的身影?
欢喜的心就这么碎成了一块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