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门户低一些但是家中是清流的,白玉京就带上董姨妈和家里两个孙女,虽然这两还没满十岁,可这关系是要早走起来的。遇到些勋爵人家的,白玉京就带着两个妯娌,以显得顾府和睦。
卢氏对此很感激,陈氏则心思歪到了太平洋,只有她自己知道:哎呀,这老大的婚事还是定得早了,早知道白玉京有这造化,就应该老大娶一个门第更高的媳妇,失策呀失策。
卢氏这边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边给前头大老婆生的顾廷煊相看儿媳,一边给自己的孩子筹谋着,谁知道麻烦就找上了门。
刘姨娘知道这几日卢氏和白玉京在外头活动,心里就不是滋味儿了起来。嚷嚷着,自己的炳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还请夫人多多上心。
卢氏讨厌刘姨娘,面上就带了几分不悦,直接就说了出来:“上心是一定的,不过我也是跟着大嫂才有这机缘,刘姨娘勿怪,回头炳哥儿的婚事还是由四爷做主吧。”
意思就是,你不是和四爷好吗,你给四爷吹枕头风去啊,我这走的是大嫂的关系,难不成我还能给你相看个公主出来吗?
人家夫人都这么说了,刘姨娘也不好多说什么,人家站得住道理啊,再说了,她儿子是个什么德行她自己还能不知道吗?能娶得上五房炀哥儿那样的媳妇就了不得了。
刘姨娘还是不甘心,心里盘算着晚上和四爷说道说道。
卢氏才懒得管那刘姨娘想个什么,自己现在怀着孕,当然是自己最大,看着桌子上大嫂送来的补品,心里有些惆怅。想着大嫂这个人也挺好的,自己以前那是心眼小了,现在看她得了公主的体面,竟然还得走她的门路,真是讽刺啊,要不怎说,莫要小瞧人,难免人瞧你。
等到了四月上巳节的时候,白玉京又接到了庆宁公主的帖子,继续邀约上巳宴,这次便是皇家的宴会了,请的都是宗亲贵胄,白玉京虽然是宁远侯府的主母,可是往年也没什么人请她,今年倒是奇了怪了,她正想着是为什么的时候,顾廷烨从外面进来给她带来了解释。
原来啊,这位庆宁大长公主过年的时候突然得了个梦,梦见自己的亲妈给自己托梦,说自己的阴寿已满,马上就要投胎去了,本来她在阳间还有些劫难没满,多亏了宁远侯家的白夫人去年行了好事,让她灾消难满,这才在阎王爷那得了恩典,提前投胎去了,这次估摸着能投个好人家,再不做那伺候人的主啦。
白玉京一边梳着头一边奇怪,“我去年做了什么好事啊?”
顾廷烨也莫名其妙,母子两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常妈妈,常妈妈像看两二傻子似的看着他们。
常妈妈:“夫人怎么忘了,去年您还大着肚子的时候,说是要给肚子里的孩子祈福,就去了郊外的道观,给附近的亡魂超度。”
白玉京哦了一声点了点头,然后顾廷烨说道:“想必,那庆宁长公主的生母和娘您超度的那些亡魂有些勾连,您给那些亡魂超度了,她生母的罪业就满了。”这么想来,难不成,那公主的生母还害死害伤过人命?
顾廷烨想起那位庆宁长公主,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虽说是个婢女生的公主,可是因为生母死得早,从小就养在了静安皇后跟前,得了皇后的体面与照顾,自然心思就正,这辈子也就是顺风顺水。
现在公主的日子可谓是顺遂非常,老公和自己恩爱,儿女和自己亲近,那是再好也没有了。这几年就想起自己那早死的老妈,在家里供奉起了生母的牌位。
过年的时候得老妈的托梦,这才知道,是宁远侯家的白夫人无意中解了自己老妈的难,老娘得以投胎,还能投个好人家,那是太好了。
花朝节那日一看,嗯嗯,白夫人面向看着和气,一看就喜欢。
原来竟然是这么回事儿,还真就是应了那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回的上巳节她可以带一个女眷进宫,带个谁呢?两个妯娌带谁都会有意见,这时候顾廷烨笑道:“不如,就带那位秦家三小姐?”
看着儿子那意味深长的眼神,白玉京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吩咐丫鬟去传信去了。
秦微此时并没有在伺候顾廷煜,而是正在写字,听到林海前来传信,她怔愣了片刻,心里拿不定主意者白玉京的心思,一旁的向妈妈提议道:“小姐不如就跟着去一趟?”
秦微心思此时活了起来,她仔思忖着这事的好与坏。不多时,她就让林海过去回,明日会跟着白玉京一道进宫赴宴。
秦微是个聪明人,但是多少有些小人之心,其实她想的和白玉京想的是两个方向,秦微想的是若是能在上巳节上遇上些旧相识,或许自己这亲事还能有些个着落,母亲当年的旧友,自己当年的闺蜜,总有能帮得上的吧。
而白玉京想的,就简单多了,哎呀,带个大儿子的小姨子进宫转转,能给自己捞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么的,上巳节的时候,秦微跟着白玉京进了宫,这回顾廷烨照样跟在自己老妈屁股后面,原本他是不想去的,可是他想再偷摸的看齐衡那小子一眼。
白玉京哪里知道顾廷烨这臭小子心里的打算,要说起来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魔障,因为他这叫疼痛疗法,他想用这种刺激的方法,让自己记住,这辈子,不能让明兰和齐衡这小子有半点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