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林嘉和纠正道,“是freshman。”
“真形象这个词。”舒青竹在宋之雯耳旁说道,“因为我们很fresh,什么都不懂。”
“那大二的学生呢?”林嘉和继续追问。
“sophomore.”
“大三大四呢?”
有人沉默了。
“叫junior和senior student。”林嘉和公布正确答案,“不过不要和那个初高中学生搞混了。”
“我完了。”舒青竹长长地叹一口气,“感觉自己是个废物。”
“不过有时中式英语用得比较多,大家都认可的话也能成为规范。”林嘉和话锋一转,“比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这话一出,大家完全笑倒成了一片。
在林嘉和专业与笑话的结合下,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没一会儿就结束了,一些没听够的学弟学妹还把林嘉和团团围住问问题。
林嘉和从人群中伸出一只手来挥了挥:“宋之雯、项婉,你们稍微留一下。”
“你先去吧。”舒青竹对宋之雯说,然后一溜烟跑了。
宋之雯等了有半个小时,围着林嘉和的学弟学妹终于逐渐散去,林嘉和从讲台上向她们走来:“久等了吧?我请你们吃个夜宵,然后进行一次简短的部门会议。”
宋之雯连忙摆手:“请客就不用了部长,有事在这里说就行了。”
项婉也表示同意。
“部门惯例。”林嘉和笑了,“你们就别客气了,等以后当了部长也要请。”
林嘉和选的是校门外一家很有名的烧烤店。店内的陈设很简陋,只有从顶上吊下来的灯泡和低矮的折叠椅,人得蜷缩着吃,然而却聚集了不少学生。几个人挑了一个里面的位置坐下。
“部长。”项婉先开口道,“你刚刚的分享特别有用,茅塞顿开的感觉。”
宋之雯也点点头:“讲得很容易懂,方法也能用上。”
“是吗?谢谢啊。”林嘉和对她们笑了笑。
不一会儿烤茄子上来了,流着油滋滋地冒着热气,宋之雯顿时觉得有点饿了,吹着气吃了几口。林嘉和看她们吃得差不多了,才说道:“我把宋之雯的推文做成临时文件发给你们了,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
宋之雯打开手机看自己的推文,因为是第一次排版,当时她改了好几稿,加了许多与主题相关的元素。
“你看。”林嘉和给她指了出来,“我知道你想要好看,但也不必加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边框,尤其是每一个板块还不统一,其实你去看看学校公众号的推文,排版都很简洁,因为是给所有人看的,性质比较严肃。”
宋之雯受用地点点头:“知道了,我再去改一下。”
“还有项婉,你这张照片拍的也有问题。”林嘉和放大给她看,“前面的芦苇占了一大部分,把池塘都挡住了,显得很杂,还是要留有点空间。”
项婉不好意思地笑了:“谢谢部长,不说我自己都没发现。”
“不过你们也不用紧张。”林嘉和安慰道,“新人上手总有一个过程,这段时间你们的任务就是宋之雯把新闻稿弄好,项婉负责在校园里拍摄同学们的日常,网络策划部那边要推送。”
“没问题。”这回是两个人一起说的。
“好,加油吧。”林嘉和举起饮料和她们碰了杯,“相信我们记者团会越来越好。”
宋之雯直到十点才回到寝室,发现舒青竹还没睡,正窝在椅子上看着她。
“怎么了?”她问。
“阿雯,我感觉你们那个部长人挺好的。”舒青竹压低了声音悄悄说了一句,“要不你那个什么吉他社还是别去了吧?”
宋之雯刚想认同她说的有点道理,转念一想又犹豫了:“不行,我可是花了一千块钱呢。”
舒青竹无奈地叹了口气,站起身:“你啊,就是被这一千块困住了,算了,不说了睡觉去了。”
周三宋之雯还是照常去上了吉他课,只是经过了上次的打击后总有点蔫蔫的提不起兴趣。这回教她们的还是何瑜,在训练的时候有女生忍不住小声问道:“社长今天不来啊?”
“社长很忙的,上次就是抽空来看看你们。”何瑜的眉毛微微上扬,“怎么,不欢迎我呀?”
“不是不是,老师你最好了。”女生急忙为自己澄清。
何瑜微笑着没再说什么,开始巡视给学员指导。经过宋之雯身边的时候,她停住了,站了好一会儿,然后挑了个她前面的位置坐下:“我怎么感觉你不太高兴啊。”
“没有。”宋之雯回避着,但有气无力的琴声已经出卖了她的心情。
何瑜很懂地笑了:“因为齐扬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