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粉丝如果对他的私生活关注过多,很有可能会扒出谢轻泉的存在。
聂山担心这对谢轻泉的生活造成影响。“行吧,我明白了。”陈志鹏无奈地点点头,已经认命了。
不知道如果聂山的粉丝知道自己的偶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的成熟、稳重,而是一个恋爱脑,是会失望还是更激动?
毕竟,反差萌一直都很流行。
————
而另一边,谢轻泉正在给学生们开组会。
谢轻泉也不是什么恶魔,他自己会在周末加班,但一般不会把组会安排在周末。
只不过这个周又是感冒生病,又是行政工作,还有网上争议那些糟心事儿,谢轻泉实在没时间给自己学生开会,只能周末加个班。
“好了,孟泽涛,你把最近的工作情况汇报一下吧。”谢轻泉一遍听取学生汇报最近的研究进展,一边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所选择的研究方向确实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在开始构建模型之前,我建议你先深入研究现有的文献,特别是Esten教授去年发表的那篇文章,我看你的文献综述里没提到……”
“还有,我发现你的假设条件设定得过于理想化了。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往往更为复杂,变量还要多控制几个……”
刚才已经完成汇报的刘秀瑜和王正正在偷偷发消息。
刘秀瑜:你有没有觉得最近老板越来越帅了,而且有一种容光焕发的感觉。
王正:你也和我想的一样是吧!
刘秀瑜:今天老板好温柔,我还以为他肯定会骂我,没想到刚才那么温柔。
每一个学生都会尝试在老师面前搞小动作,并且信心满满不会被老师发现。殊不知老师能够把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收入眼中。
谢轻泉最近心情好,只要学生能按步推进自己的学习计划,他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最近谢轻泉也越发敏感了,直觉告诉他,自己的学生一定是在八卦自己。
“你们两在聊什么。”
二人瞬间一激灵,八卦老师被抓个现行,怎么都不是个好事。
刘秀瑜反应够快:“老板,听说你投给《QJE》的论文要见刊了?”
是在聊这个吗?谢轻泉有些狐疑,王正已经接上了话,“对呀,隔壁组都在问我。”
谢轻泉看了一眼一直没说话的万欣婷,作为《QJE》的第三作者,谢轻泉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但同时也有叮嘱她在论文没有见刊前,一定要低调。
现在看来,万欣婷还是说出去了。毕竟顶刊的第三作者,对接下来找工作很有帮助。
既然都已经传开了,谢轻泉也就不过多苛责了,只是说了一句:“你们自己抓紧时间。这篇论文写了一年,投了一年,如果不是运气好,恐怕还有一年半载才能见刊。”
“你们师姐在这篇论文上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万欣婷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她是下了不少功夫,但基本都是数据、资料方面的整理,真正的idea、建模、跑数据,全是谢老师和曹老师在处理,最后还成功混了一个第三作者。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她。
谢轻泉倒不在意,毕竟当年他的导师也是这样一步步把他带出来的。
“老师,网上的消息你都看了吧。”王正见谢轻泉心情还不错,便大胆问道。
谢轻泉点头,他这些学生比起他来,对网络的了解可多多了,一天天手机不离身,前几天网络上有关谢轻泉的争论自然也是看在眼中。
好几个学生都直接在网上帮谢轻泉回应各种抹黑,谢轻泉在看留言的时候,也大致猜出是谁。
然后谢轻泉便在师门群里让所有人都不要对这件事进行回应。老师的舆论风波,让学生帮忙回应,这算什么事儿。
说谢轻泉古板也罢,他就是不想麻烦学生。
经过学院和学校领导的研究后,学校最终还是以官方账号为谢轻泉发表了声明,意思很明确——
学校欢迎学生进行跨专业的旁听,但前提是在不打扰本专业同学的学习前提之下。谢轻泉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任课老师,对于课堂规矩的制定是合理且正当的。
本来很小的一件事,依然有人认为学校是在包庇老师、打压学生,甚至有人认为谢轻泉是个网红,德不配位。
谢轻泉不怎么在意笑道:“无所谓了,只要他们不影响到上课就行。这就是网络时代啊,无论你做什么,总有人给你挑刺。”
见谢轻泉并不介意,学生们也大胆八卦起来:“老师,这不叫网络时代,这叫杠精时代。”
“老师,他们还试图在网上扒你的学历和论文。但基本都是对于学经济学没什么了解的人。”
“还有人说你的学历是花钱买的文凭,说海龟不就是学习不好,然后出过去镀金吗?”
“但凡他们了解一下C大的经济学系,他们就不会说这些话了。”
“对了,还有人说知网上老师的论文很少。”
八卦果然是让人开心的源泉,本来还是有些心烦的谢轻泉,突然之间就释怀了。
为了网线那边不知道是什么的存在而生气,果然一点都不值得。
?